作文不长,也就四五百字,她很快看完了。看完后,心情有些不一样了。
这种心情她很陌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就好像是那即将烧了有几分热度的水,开始冒小泡泡。她的心,刚才好像就冒了几个泡泡。
她忽然记起自己读小学的时候,老师也问过大家的理想。
大部分同学说的都是要成为老师、警察、医生等平时经常听到的,也有个别想法不一样的,要成为运动员、明星。
但像刘家沟小学这个学生一样,理想是开一间小卖部的,还真是第一次看到。
其中,他在作文中说的一翻话,让魏兰兰极为动容。
“村里有了小卖部后,奶奶再也不用忍着腿疼,走那么远的路去镇上买东西了,可真是太好了。所以我希望自己以后长大后,在刘家沟开一间更大的、卖的东西更多的小卖部,让村里那些和我奶奶一样腿脚不方便的人,想买什么,都能买到。”
魏兰兰怎么都没想到,当初她灵光一闪,想开来赚点钱的小卖部,原来在一些村民眼里,是方便了他们生活的存在。
想到不早前她还建议公公,小卖部经营不下去就关掉,她良心忽然有些疼。
魏兰兰放下本子,轻轻叹了口气。
孙敏等着她情绪消化的差不多,才开口“想不到吧,你的小卖部,真的方便了很多人。”
魏兰兰老实承认“确实没想到,我当时只是想开来赚点钱。”
“其实这作文写了好久了,这次带过来给你看,是想问问,小卖部真的不能再回到你手里吗”
魏兰兰摇了摇头,问她“怎么了”
孙敏苦笑,告诉她“你婆婆和嫂子不大会经营,东西越卖越少,越卖越贵。这孩子的奶奶为了省点钱,不得不又忍着腿疼去镇上。”
“这个”魏兰兰也不能去说嫂子和婆婆。
孙敏拍了拍她肩膀,略带歉意说“你别放在心上,我就是以为你还能把小卖部要回去,才带着这作文来找你的。既然不能,也只能这样了。”
在孙敏看来,魏兰兰就是个没心没肺,心地善良的姑娘。她怕魏兰兰难受,又安慰道“其实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也不碍事,有些事也不是我们能改变的。”
说着说着,孙敏更后悔了,觉得自己带给了魏兰兰苦恼。到底是人家的媳妇,她能有什么话语权呢。
孙敏赶忙转移话题,和魏兰兰聊起刘保国考大学的事,说这消息传回来,原本学校里那些看不起保国复读的老师,全都跟自动失忆了一样。不仅学校老师,就连村里原本暗暗不看好保国的那些村民也是。
她觉得有刘保国这个榜样,以后这几个村的孩子上学率会更高一些。
对这一点,魏兰兰很认同。至少会有部分父母意识到,好好读书,是能读出个好前程来的。这就是所谓的正能量的影响力。
这天晚上,魏兰兰和刘保国躺下准备睡觉,她忽然问了句“你觉得妈和大嫂这小卖部能开多久”
刘保国以为她是关心妈和大嫂,只得劝她“别担心,我们家地多,就算没小卖部,靠种地也能活的不差。”
他拿起放在一旁的扇子,边给她扇风,边哄着她睡觉。
黑暗中,魏兰兰向刘保国靠了靠,决定暂时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
只是心里有个念头隐约了芽。以后能力到位了,要在村里再开间小卖部。
第二天一早,刘保国和魏兰兰启程回县城。
魏兰芳还躺在床上装病,勉强逼得小儿子两口子来她房门口道别,她觉得在颜面上自己总算拿回了一点。
至少不是她站在门口目送他们,而是他们来和自己道别。
她坐在床上,端着架子责备了两句“你们可真是放心我这个生病的母亲。”
魏兰兰扬了扬眉“妈,医生说你没事,只需要放宽心。真的,你别老动不动就生气,还真是有人自己把自己气死的。”
魏兰芳
她觉得自己去真要气死了,忙挥手让他们走。
魏兰兰挥挥手,临出门前最后叮嘱“妈你记得要放宽心哦。”
魏兰芳只觉得一股热气只往头顶涌。躺下不再理任何人。
没多久,电视台上播出了清华学子刘保国的采访专题。不少人看后,都对刘家沟这个地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刘家沟小学甚至还得到了一批捐助。
电视台记者承诺寄过来的大合照,也寄到了公社。
张主任收到后,当天就踩着单车送到刘家沟。
刘星火看着那两张比书本还大的照片,激动的手动,当下就决定,要把这相片挂在客厅显眼的地方。
魏兰芳看着那两张大合照,那天的晕厥感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