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笔趣阁 > 第76章 礼部试放榜了(第1页)

第76章 礼部试放榜了(第1页)

忙碌的等待期后,礼部试的结果终于出来了。

放榜那天,苏过没有去看,高俅带着一大帮子人天还没亮就去等着了。

在苏过的影响下,什么高太尉肯定是没指望了,当个富商,以后指着儿子金榜题名还是有可能的。

礼部试是四场考试综合来算,以合格论,而不是一一排名,苏过没拿到省元,不过还是位列一甲,顺利过关。

说起这个,苏轼当年的礼部试成绩其实并不好,四门考试中,他的经义是第一,论则是依靠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唬住了主考官欧阳修,位列第二,策的成绩未知,但诗赋最夸张,他被判了个不合格,所以最后综合下来,他不过是勉强过关。

真是离谱,苏轼的诗居然给他拖了后腿,而且要还是以往那种逐场淘汰的制度,而不是综合评分,苏轼礼部试结束就可以回家了。

这边高俅兴奋地带着人到田庄跟苏过道喜,宗泽跟着他一起回来的,他也榜上有名。

苏过知道的几人都顺利进入殿试,只有上次被苏轼和黄庭坚漏选的李廌,不幸再次落榜。

苏过不去看榜,除了信心十足之外,还怕被榜下捉婿,他可是有婚约的人了。

对此,宗泽去了一趟就大为惊叹,要不是他早已成亲,怕是也难以脱身回来。

高俅笑道:“若是小儿长大了不争气,我也带着上数十个家丁去抢一个回家当女婿,当不了进士的爹,当个进士的泰山也是好的。”

宋朝商人地位可见一斑,有钱了便可以再通过联姻进入上层社会,读书人是鲤鱼跃龙门,他们则是好风凭借力。

殿试还有段时间,苏过便与众人大肆庆祝了几日,然后再次来到苏辙府上打探消息。

不等苏过先问父亲的近况,苏辙已经笑道:“我向范子功打探过你的礼部试成绩,他说你没有一项是位列前几的,但综合起来可排前五。”

苏过自然知道是为何,笑道:“单项第一可是需要天分的,我这是靠应试技巧取胜。”

对于苏过而言,除了诗赋,其它三项根本就不会翻车,毕竟准备充足,对主考官又熟悉。

苏辙看他那得意样,忍不住说道:“殿试如今已经确定了,参详官就是刘器之,你的应试技巧还能管上用吗?”

“当然可以,”苏过笑道:“我不仅知道参详官想看什么,还知道官家想看什么,行文的时候尽量让大家都满意就可以了。”

苏辙叹道:“堂堂殿试,被五郎你说得好像是编瞎话一般。”

“那还能怎么办,”苏过摊摊手,无奈道:“我要是全说真心话,像叔父当年那样,肯定会是末等。”

况且不管是学王安石,还是苏轼、苏辙的文风做派,遇到刘安世,肯定都会直接打到最末。

苏辙说不过侄子,毕竟苏过的歪理虽然多,但往往更能奏效。

不过又想过刘安世那一关,又想让小皇帝知道自己是站在他那边的,也并不是苏过嘴上说的那么简单,毕竟这两人的理念差别太大了。

聊完考试的事,苏过这才问道:“父亲那边如何了?”

“没有变化,”苏辙答道:“宫里派了御医过去替兄长诊治过了,他确实素有眼疾,御医也只能开些药让他养着。”

苏轼的眼睛是做过手术的,白内障手术,采用的金针拔障术,这个手术会有后遗症,例如远视或者青光眼之类的,而且会复,御医自然是知道这些的。

而就是因为这些,苏过才敢让他爹装病,不然医生一检查,不是立马就穿帮了。

听说拖延时间的计策有用,苏过喜道:“那便好了,拖上几个月,朝廷自然会重新安排,到时候再说恢复了就是。”

苏辙也不想他哥来京城遭罪,所以难得地同意了苏过的话,说道:“估计还是会外放,到时候另求京畿一州最好,江南虽好,但实在是太远了。”

苏过腹议:“你俩才是真爱,其他人都是多余。”

再次回到田庄准备殿试,这回有宗泽陪着一起了。

苏过向他介绍了言官中的重炮手刘安世的光荣事迹,让他知道殿试时会面对怎样的一位参详官。

宗泽却不以为然,说道:“管他如何,我自有见解。”

苏过也不再多劝,他自己不想撞石头,但对头铁的人还是保持了基本的尊重。

殿试只考策论,而且范围极大,一般都是围绕治国、安民或者礼教、刑律之类的讨论,考生们可以挥的空间极大,所以很多人一写就是洋洋洒洒几千字。

两人一般各自准备,不过时不时也会交流一下意见。

苏过意外地现宗泽居然是个愤青一类的人物,不仅不满朝廷在军事上的不作为,还对朝中大臣们的党争十分不屑。

宗泽则是现了苏过对变法的态度,他是要继承王荆公遗志的人,难怪会顾忌殿试的参详官,要是沾上王学,直接末等都算轻的。

虽然侧重点不同,但不妨碍两人都想为躺平的大宋注入点新鲜东西。

殿试是在集英殿举办的,苏过算上这次,已经是第三次来皇宫了,所以没什么觉得稀奇的。

两年不见的小皇帝似乎长大了许多,虚岁十五,明年就可以立后了。

苏过偷瞄了两眼,差点和他对视上,赶紧地低下了头。

制策的题目开头果然没什么意外,先强调了太皇太后的慈训,祖宗的盛烈,然后例行碰瓷,把汉文帝和光武帝拉出来做了标杆,再论及时事,说起近两年的水灾旱灾什么的,表达了官家的惭愧。

接下来的正题却让苏过犯了难。

君子和小人不是很分明,徭役和赋税不是很公平,朝廷法令屡次变更,周围的戎蛮也未能肃清,该如何解决呢?要求从农、礼、法等多个方面逐条分析。

这些可就不是套话了,无论是君子小人之争、役法的争议还是朝令夕改、边境不太平,都是在朝中引过多方攻讦的话题。

简直就是雷区跳舞,稍有不慎,自己就把自己给埋了。

苏过叹了口气,这题目,怕不是小皇帝改过的,想两不得罪,也太难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