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继续盯着吧。”
把人打下去之后,康熙提笔,开始给太子写信。
告诉他说,自己已经亲自去视察过黄河,河水奔腾之势犹如千军万马,十分壮阔,叫人看着便心潮澎湃,又言及江南风景秀丽,美食众多。
就连天气也与北方不同,连日阴雨绵绵,处处都潮湿得很,他还长了湿疹,一遇热便瘙痒难忍,最后承诺等他大些,定要带上他重游一遍,又说了自己十分想念他。
这封信连夜便叫送去了京城。
江宁昨日宣判的死刑犯,在第二日正午时分顺利行刑。
当天傍晚,巡视河道的于大人在回府的路上,被一群持刀的蒙面人拦下了马车,连招呼也不打一声,直接就动起手来,幸好负责盯梢的人及时出手,才救下了于成龙他们。
事情到这个地步,康熙亮明身份,调兵捉拿了背后之人,同时,召见了于成龙本人。
“臣江宁知府于成龙叩见万岁。”
这是于成龙第一次面圣,他有些紧张。
“平身吧,赐座。”
“多谢皇上!”
于成龙低着头,屁股也只敢挨着小半边椅子,看起来十分拘谨。
“朕记得你,本朝有两个于成龙,一个朕曾说他是大清第一清官,可惜,他在今年四月病逝了。你与他同名,他也曾跟朕举荐过你,你为官清廉,处事公正,他没有看错。”
听见康熙提及对自己有提拔之恩的长官,于成龙忘了紧张,抬头直视天子。
“于大人一直是臣的楷模,臣绝不会让自己成为于大人的污点。”
“朕听靳辅说,你于河道治理上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今日朕叫你过来,也是想当面听你说一说。”
君臣二人当天谈话谈了许久,这位小于成龙还得到了康熙赐下的亲笔手书,褒扬他为官廉洁。
不日,又越了两级提拔他为安徽按察使。
江南黄河下游的多个州县多年水患,难以根治,康熙命于成龙分理,仍由靳辅统管。
御驾行至南京,亲自写了一篇祝文,派遣官员前往祭拜,路过明朝旧皇城的时候,还写了一篇《过金陵论》,提及明朝万历以后,政事渐废,宦官朋党相互构陷,赋税日重,民心涣散,朝代覆灭。
“前朝兴亡之鉴,朕应兢兢业业,日加儆惕。”
感慨过后,康熙或是批阅奏折,或是读书,每每都要到半夜才肯睡下,勤奋异常,陪侍御前的高士奇都快熬不住了,再加上他也担心皇上过于疲累,于是在梁九功的暗示下,从旁劝说。
康熙却说:“朕实觉书中义理甚悦朕心,故乐此不疲,爱卿不必担忧。”
此次南巡一共持续了两个月。
康熙回宫之后,将所见所闻都说了一遍给太子听,又夸他:“保成勤奋好学,处事周全,朕才能在外安心巡游这么久,今后朕再离京外出,也不再有后顾之忧了。”
太子笑了笑,谦虚地说:“都是皇阿玛及时回复以及朝中大臣们的功劳,儿臣不过是帮着做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不必过于自谦,朝臣们也都跟朕夸你,朕都瞧在眼里,朕的保成如今已经可以替朕分担了,朕心甚悦!”康熙笑着拍了拍太子的肩膀,眼中满是骄傲。
“儿臣听说皇阿玛这次打算彻底治理黄河下游水患?”
“不错,朕此次南巡,现了一个可用之才,说起来也巧,他也叫于成龙,与今年去世的于成龙同名,朕还叫人去查了他祖孙三代的底细,家世清白,他本人为官清正廉洁,颇有才干,朕想用他的办法疏浚河道,彻底平息黄河下游多年的水患。”
此人的身世背景调查结果经过他的手,太子有些印象。
“既是可用之才,那皇阿玛可得多加褒奖,儿臣记得这位小于成龙的父亲,早年是汉军镶红旗中一名小官,入关后被解任,后来在一韩姓旗户手下为奴,不过却很重视对子女的教养,不但供于成龙上私塾,还想办法让他进京读书,实在是一位深有远见的慈父。”
康熙笑着颔,不过听见太子夸别人是好父亲,心里有些不服气。
于得水确实是一名好父亲不假,可跟他是不能比的,而且他培养出来的保成,才干也远于成龙,这些他倒也不会在人前说出来,只是自己在心里这样一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