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念再三考虑,想了又想,还是决定买个自行车。
虽说她们家离镇上并不远,可是每天早上送两个孩子,至少要早起来半个小时,每天晚上也要提前半个小时过去接孩子,来回路上都要耽误一个小时。也就是说在她卖包子期间,每天来回至少去镇上三趟。
这三趟至少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也就是说每天他有三个小时的时间都在走路,虽然这样有助于减肥,但是也太累了。
显然每天供应两百个包子不太够,但如果包的包子太多,她每天拿着也很吃力,如果有辆自行车就方便多了!
做出这个决定的第二天,顾念就去了商店,花了一百六,买了一辆凤凰自行车。
凤凰自行车虽然没有永久自行车载重那么高,但正在车子小巧,比较适合女同志骑。
买到自行车之后,顾念就去菜场买了韭菜猪肉,还又买了一袋面粉。
之前她都不敢买这么多面粉,每次只敢买几斤,再多不好拿。
但是有了自行车,这些通通都不是问题了,完全累不着。
买完这些之后,顾念到农贸市场又找到了那个卖用具的大哥,“刘哥我决定了,以后就在你摊位上卖包子,多谢你给我行的这个方便。”
买用具的那个大哥叫刘顺水,就是他第一个买顾念的包子,也是他给顾念出的主意,让顾念买辆自行车,来回方便。
听到顾念终于决定要在他单位上卖包子了,他高兴的咧着嘴笑,“大妹子你放心吧,你的包子摊只要放在这儿,肯定能卖得很好,就算是你有事忙,我也能帮你照看。”
“那就这么说,我现在就回去蒸包子,一会儿再过来。”
有了自行车确实不一样,平时走路至少要二十多分钟,这骑上自行车十分八分就到家了。
看到姑娘骑着自行车回来,家属院的军嫂们忍不住瞪大眼睛,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顾念,你买自行车了?”
“每天送孩子们去幼儿园不太方便,干脆就买辆自行车。”
“你这段时间天天往镇上跑,每次还拿个大篮子,你都是干什么去了?”
大家都在一个家属院住,谁家有点动静,大家又不是不知道。
就像这段时间,顾念每天把两个孩子送到幼儿园之后,总是买了不少的菜和肉,回来又在家鼓捣半天,再拎着篮子出门,大家心里都怀疑,但是没人敢直接问。
“也没什么,反正接送孩子确实很不方便,我就买了辆自行车,以后我再去镇上就方便多了。”
顾念虽然是这样跟大家说的,可心里不免也有些忐忑,就怕方猛看到之后会说难听话,毕竟他们两口子也是貌合神离。
从他们到部队之后,虽然没有大吵大闹,但是感情上也就没有更精进,俩人一直就处在那么个阶段。
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买自行车几乎把姑娘的积蓄都花完了,她得赶紧挣钱,把自行车钱给挣回来。
回家就开始做包子,做好之后,顾念直接骑着自行车来到农贸市场,在刘顺水的摊位边支起了包子摊儿,今天多做了一百只包子,照样一扫而空。
“大妹子,我觉得你每天包的包子还是太少,你下次干脆包个四百只或者五百只包子,不然不够分的。”
刘顺水的话让顾念哭笑不得,“大哥,农贸市场就这么多人,这么多包子,我怕卖不动。”
“你的目光不会放长远一点,谁告诉你只有农贸市场的人才吃包子,难道外面的人不吃包子吗?你把这么多包子先拿到农贸市场卖,实在卖不完,你再到街上转一圈,保准卖的干干净净。”
好嘛,顾念简直觉得遇到了贵人,虽然这个刘顺水只是个农民,肚子里也没有多少墨水,可他说的话听起来都是很有道理。
照他这么一说,别说五百只包子了,就算再多的包子也能卖完。
但缺点是他们家用煤炉每次只能蒸上一大锅,如果想卖这么多包子的话,她至少要再买上一只炉子,再弄上一口大锅,不然就凭他们家那个小锅,每次最多蒸几十个包子,很费神儿。
“大哥你又给我出了个新主意,我可太谢谢你了,回头我就按你说的来。”
这个大哥人可太好了,每次都能把主意出的恰到好处,想到这里顾念都有高兴的不得了。
放学时候顾念骑着自行车过来接大丫和二丫,俩孩子看到她骑着崭新的凤凰自行车,眼睛都直了。
“妈妈这自行车是从哪儿借来的?你从哪借来这么新的自行车?”
“谁告诉你这自行车是借来的,这自行车是我买的。”
顾念洋洋得意。
“自行车漂亮吧,以后就专门接送你俩上学。”
“妈妈这可太好了!”
谁不愿意坐车呢?
虽然她们每天早上一块儿过来上学也挺舒服,但是有自行车坐肯定比走路更好。
“走吧,我带你们回家。”
这几天不光对俩孩子来说日子过得很舒服,对顾念来说也是忙碌充实。
自打上次过年替她们小姐妹出头之后,在幼儿园已经没有别的小朋友敢欺负她俩了,每天在幼儿园她们都是开开心心的!
晚上方猛下班回来,发现新买的自行车了。
“这是谁的自行车?你从哪借的?”
方猛刚把这话问出来,大丫和二丫就急吼吼的跳出来,“这是妈妈新买的自行车,她说以后就要骑着自行车接送我们上学。”
“你妈妈买的自行车?”
方猛直接就懵了,想不出来姑娘从哪弄的钱,竟然买了一辆新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