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顿时喧闹起来:
“气?原来是‘气’?‘气’也能影响燃烧?”
“真的假的?气这东西简直虚无,如何验证?感觉不太靠谱啊!”
“气怎么能说虚无呢?你我呼吸之间,不都是气?”
“诶?这么说起来的话……”
“挺有道理。”
“平日里点火的时候,不也是得让木柴松软,最好迎风……若是‘气’的话,那看样子不是为了风吹,而是为了‘气’?”
“这么说起来,大药玉碗内的火焰熄灭的慢,是因为里面盛放的‘气’比小碗内的多?而盖住小碗会逐渐熄灭火焰,则是因为里面的‘气’被消耗殆尽?”
“嘶……”
“长生,可是这样?”
众人毕竟都是有学识之人,很快便悟明白了其中道理,甚至都无需叶青再做试验,便自动推理出了其中的“真相”。
“不错,正是如此。”叶青给予肯定。
“这确实说得通。”一旁的闵姓老头也是点头,不过很快又话锋一转,“但就算说得通,‘气’能影响火焰,你又为何说它蕴含长生之道?”
“因为……”
叶青没有卖关子:“这种气能令火焰燃烧,同样能令人和牲畜存活,先秦时代,更是有炼气士,吞吐精气,长生久视,当然蕴含长生之道。”
“胡搅蛮缠!”闵姓老头再次呵斥。
叶青却并未生气和反驳,而是附和道:“闵学政教训的是,如今看起来确实是胡搅蛮缠,毕竟这一切都还未研究明白,这种气虽然能养人,但山林之中亦有瘴气,却能杀人,山涧之内还有某种火气,遇火即炸……等我国子监内增设理、工二科,天下学子们将之研究透了,到那时候,就不算胡搅蛮缠了。”
——他终于图穷匕见,再次提出增设理工二科的想法。
不过这一次。
反驳声就没有最一开始那么坚定。
但……
整体而言,却依旧是被否定的,尤其是一直未曾说话的国子祭酒周弼。
听闻此言。
终于开口:“长生,你关于‘气’的见解,确实新颖,但仅仅这样,还不足够支撑你开设理、工二科。”
“啊?”叶青还真没想到在周弼这里连续碰壁,“为什么?是因为例子不够多吗?若是如此,我还能再举其他的,比如日光是何种颜色,比如海上航行为何先看到桅杆,比如……”
“不是例子不够多。”周弼摇头,“而是例子不够惊艳。这么说吧,长生。”
“您说。”
“没有传世四句那般惊世骇俗的例子或学术,就算我答应了,天下士子也不会答应的。”周弼一针见血,“长生,你要面对的不是我们,而是天下人,所以……还是暂且搁置吧。”
此话一出。
旁边众人也是纷纷点头:“确实,就算我们能通过,其他人也不会答应的。”
“甚至不仅士子,而是所有读书人。”
“世家,门阀……”
“……”
在场的全都是新型的士大夫阶层。
在如今的大乾。
已经算得上是开明人士,也更能理解“革新”的重重险阻。
所以即便被叶青的格物致知提起了兴趣,却依旧有这么多人否决叶青的想法。
且劝诫起来非常情深意切。
然而……
面对他们的劝诫,叶青非但没有觉得扫兴,反而重新笑起来,满脸充斥着自信:
“不够惊世骇俗,不够石破天惊?”
“巧了。”
“我还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