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小子忽然考了河元二中全校第一的事情,这些日子已经在周遭传遍,苏杭因此已经成了众所周知的‘别人家孩子’。
没想到,今天跑来探望,还有这么一遭。
用稿通知?
稀罕啊!
大家普遍都是第一次听说。
众人的观念和苏杭父母相同,向杂志社投稿还被录用这种事,那可都是精贵的文化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没想到,咱化肥厂的工人子弟,竟然也出个大作家。
于是又是一番传阅。
夸奖。
赞叹。
羡慕。
十多个人转了好几圈,即使大家都很小心,薄薄的一页纸,到底还是扯开了一些。
苏全民可是打算如同儿子那张奖状一般把这份‘用稿通知’收藏起来的,眼看被扯破了,有些心疼,但更多还是骄傲。
然后,第二天,苏杭依旧在桑河医院待着,关于他被杂志录稿的消息却是飞快传开。
嗨呀!
苏家小子不仅学习变好了,还成了大作家。
说是什么杂志。
投稿了,才短短几天,就收到了人家的‘用稿通知’,下个月就要表。
不得了啊。
而且,还有稿费。
什么?
稿费多少?
顶你一个月工资!
啧!
于是,不仅是亲近的张溢一家同时闻讯而来,周三的晚上,母亲所在纺织厂的职工过来探望,大家没聊几句,就有人再次提起那份‘用稿通知’,要开开眼界。
薄薄的一页纸,再次转了好几大圈。
而且,随着消息扩散,不只是街坊同事,就近的桑河医院,无论是附近病房的病号,还是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知道了自家住院部病房里出了个小作家,纷纷跑来看稀罕。
期间再次给苏杭换药的徐呈耀,看过那封一直留在病房里的‘用稿通知’,羡慕之余,还说起,回去后一定要以此教育教育自家女儿,成绩一般也就罢了,放假了也只知道疯玩。
不像话。
特别和苏杭比起来,简直恨不得打一顿。
苏杭只能替某个又要受‘别人家孩子’摧残的小姑娘默哀。
想想最近……
诸多的小伙伴们,咱可不是故意的啊!
这么热闹着,待在医院的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是7月15日。
星期六。
之前的周二上午,经过整理和誊抄,苏杭寄出了《花季如此这般》,比起之前都要更长的一篇,最终完稿,字数达到123oo余字。
苏杭觉得必须控制一下。
因此,最近几天又连续完成了三篇,字数都是五六千字左右。
其中《花季如此这般》算上周的,这周,这两天再完成一篇,周日投出后,还是一周四篇的体量。
没有脱离最初的规划。
当然,总字数就要少一大截,新一周四篇都是五六千的规模,总计比上一周少8ooo字左右。不过,总计算2。4万字,也依旧过了最初的每日3ooo字计划。
另一方面,人在医院,到底不方便,苏杭同时只完成了全部的暑假作业,砍掉了预习和阅读任务。
计划出院后补上。
6小敏这几天跑苏杭的病房越勤快,特别是看到苏杭用一手堪称惊艳的柳楷誊抄用于寄送的稿件,那一刻,她甚至都有些心动。
却也知道,自己不仅年龄比他大,长得也不漂亮,对比一直在他身旁的两个,完全没有竞争力。
不过,两人也已经成为很好的朋友。
即使知道少年明天出院,提前已经留了各种联系方式,以后还是有机会碰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