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孙子兵法读后感 > 第六篇 虚实篇(第1页)

第六篇 虚实篇(第1页)

【原著载文】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白话精读】

带兵打仗的大体方针是,先进入阵地等待敌人会显得安静从容,后进入的则慌乱应战,非常疲惫。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很注重调动敌人,而不是被敌人调动。我军发起的攻击敌人不可抵挡,那是因为我军攻击的是敌人空虚的地方;我军撤退而不被追击,那是因为我军行军迅速使敌人无法追上。行军打仗,即使有时候敌人修筑了高墙深沟,他们也会不得不出来交战,那是因为我军进攻的地方乃是敌人不能不支援的地方。所以行军作战,军事将领要谨慎地考虑敌军计谋的得失,通过计谋来调动敌军,以了解敌军的行动规律;要通过假象来诱惑敌人,以了解敌人战斗力的强弱。所以,总的来说,善于打仗的人,都必须是能够巧妙地掌握并运用虚实之计策的人。

【经典战例】

两陵之战

战国时期,魏国与齐国在桂陵和马陵这两个地方展开了大规模的战争。两军奋力厮杀,打得天昏地暗。胜利到底属于哪一方呢?请听下文细细道来。

话说战国初期,魏国采取了新的治国方略,推行政治改革,在农业方面,广修水利设施,鼓励农民开荒,加快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军事方面,组成了常备军,严格训练,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这一切使得魏国的国力比从前更加强大。当时,韩国和魏国控制着黄河南部和北部的广大地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为天下的中枢。魏国统治着今天陕西沿黄河的一部分地区,山西的中部、西南部、东南部地区、河南的中北部地区以及河北南部地区等等。当时,魏国处在几个大国的中间位置,东边是齐国,南边是楚国,北边是赵国,西边是韩国和秦国。所以,魏国无论向那边扩张自己的势力都会损害到其中一个诸侯国的利益。而四面扩张又十分危险,很容易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于是,从魏文侯到魏武侯时期,魏国基本上采用联合韩国和赵国的治国方针。公元前431年(周考王十年)魏国出兵攻打西边的秦国,并成功占有了河西的广大地区(今陕西和山西交界的黄河流域地区)。随后,魏国联合赵国和韩国击败了齐军、楚军,获得了许多土地,国力迅速强大。

魏国的日益强大引起了赵国与韩国的不安。此后,魏国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盟国关系便没有从前那么牢固了。公元前370年(周薇烈王六年),魏武侯去世,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产生了矛盾。赵国和韩国便趁着魏国统治阶级内部闹分裂之时,攻打魏国。魏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几乎要亡国了。随后,魏惠王登基,魏国同赵国、韩国之间的战争便接二连三地展开了。公元前362年(周显王七年),魏军打败了赵、韩两国的联军并占领了赵国的皮牢(今山西翼城东部地区)。与此同时,秦国趁魏国与韩、赵两国打仗之时,攻下了魏国的庞城(今陕西韩城东部地区)。为了方便在中原地区进一步扩大自己的领土,也为了避开秦国的威胁,魏惠王随后将国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部地区)迁到了大梁,因此魏又被称为梁。且说,魏国迅速发展的同时,齐国也在快速发展。公元前348年(周显王二十一年)齐威王实行政治改革,拜邹忌为丞相,重用了田忌、孙膑、田婴等一大批贤才,加强中央的统治和军事的训练。在齐威王的文功武治之下,齐国的国力空前地强大。而魏国不断地向东发展威胁到齐国。齐国终于作出了反击,挑拨魏国与韩国、赵国之间的争端,再与魏国作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话说,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赵国为了与魏国相抗衡,发动了对卫国的战争,想占领处在赵、魏两国之间的卫国领土,来进一步威胁赵国。卫国在当时是赵国的附属国,受赵国的保护。赵国随即派出了将军庞涓,八万军士,进攻赵国国都邯郸。战争爆发一年后,赵军渐渐抵挡不住魏军的进攻。于是,赵国国君派人向齐威王求救。齐威王此时正想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向外扩张,便很爽快地答应援助赵国。齐威王在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之时,丞相邹忌反对出兵帮助赵国,而齐国大臣段干朋则认为不救赵国在道义上说不过去况且也对齐国不利。他建议齐威王先派一部分兵力向南攻击魏国的襄陵,让魏国陷入两面作战的境地,以此来牵制魏军;等到魏国攻破了邯郸,兵力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齐国再攻打魏国。齐威王采纳了段干朋的建议,先不出兵去支援邯郸城,而是宋国和卫国去攻打襄陵。与此同时,楚国和秦国也趁机派兵攻占魏国的领土。魏国将领庞涓不在乎齐国、宋国等国家的行动而是一心攻打邯郸。魏军围攻邯郸城一年,损伤十分惨重。不久之后,齐威王认为时候到了,便命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率八万大军去支援赵国。此时,孙膑向田忌提出了非常著名的“围魏救赵”的计策。孙膑认为齐军可以趁魏军主力在前线作战,而国内兵力空虚的机会,直接围攻魏国的都城大梁,如此一来,魏军就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师支援大梁,然后齐军在中途拦截魏军,必定能取胜。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为了给魏军造成假象,田忌派兵去攻打魏国的平陵。平陵处在卫国和宋国之间,是个军事重镇,兵力和人口众多,易守难攻。攻打平陵,市丘又是必经之路,魏国还可以从此地出兵切断齐军的后路。这一切不合理的军事行动既坚定了齐军誓死抗击魏军的信心,又会让魏军以为齐军将领无能,而继续围困邯郸城。结果,齐军果然没有攻下平陵,大败而归。此时,孙膑为了惹怒魏将庞涓,还让田忌派出轻骑兵直奔大梁,以调动庞涓率军回救;同时,齐军将主力部队集结在半途中,等待魏将到来。田忌完全采纳孙膑的计策,下令齐军分兵前进。与此同时,齐国、宋国、卫国等国继续攻打襄陵,楚军攻占了睢地,秦国则攻占了少梁和安邑。魏国四面受敌,国内兵力又空虚,庞涓感到大事不妙,便决定率兵赶回大梁城。田忌和孙膑知道庞涓率兵回救之后,便立即将主力部队转移到魏军回大梁必经的据点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部地区)。结果,庞涓率军经过桂陵遭到了齐军的猛烈进攻。魏军在邯郸征战了那么久,再加上沿途的赶路,十分疲惫,根本抵挡不住齐军的进攻。最终,齐军轻易地击败了魏军。桂陵之战至此结束。

话说魏国在桂陵之战结束后,又与秦国、楚国产生了极大的矛盾。接连不断的战争让魏国消耗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而魏国在外交上也越来越孤立无援。齐威王再次抓住机会,派人到秦国,争取秦国的支持,达到联秦攻魏的目的。公元前304年(周显王二十九年),魏军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便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国丞相邹忌不赞同齐威王支援韩国。将军田忌认为应该快速增援韩国,不然韩国被魏国占领,会威胁到齐国。而孙膑赞同齐国派兵搭救韩国,但不赞同那么早就派兵,因为他认为战争刚刚开始,魏国和韩国两军还没有陷入疲惫的状态,如果在此时出兵不但不能完全让韩国听命于齐国,而且没有取胜的把握。所以齐国要等到韩国陷入危难之时再出兵支援,这样不但可以让韩国心存感激而且能轻易击败魏国,可谓一举两得。齐威王最终采纳了孙膑的建议,亲自接见韩国的使臣,并答应暗中出兵帮助韩国。韩国得到了齐国的支持,便坚定了信心,连续跟魏国交战了五次,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韩国觉得形势越来越危机,便又派人向齐国求救。此时,韩军和魏军都已消耗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军队也非常疲惫,齐威王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派田忌、孙膑率兵支援韩国。

魏惠王真是个有勇无谋的匹夫,到处树敌,处处进攻,遭到失败了也不吸取教训。此时,魏惠王得知齐国支援韩国,便立即撤回在韩国的军队,下令太子申和庞涓率十万军队与齐军决战。孙膑在综合考虑各种情况之后,对田忌说:“魏国一向轻视齐国的军队,认为齐军十分胆怯,现在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误导魏军。”这就是说,魏军骄傲自大,想速战速决,必定会贸然进兵;齐军可以利用这点来击败魏军。田忌认为孙膑的分析很有道理,便与他继续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最后,他们决定采用转移兵力、减少灶头,设下埋伏、歼灭魏军的策略。于是,根据新定的作战计划,齐军在向后撤退的第一天就修筑了十万人吃饭的灶头,第二天降到五万人用的灶头,第三天只有三万人用的灶头,如此逐步递减。庞涓率领魏军追击了齐军三天,他看到齐军日日减少灶头便误认为齐军士气非常低迷,逃兵十分多。于是,庞涓产生了骄傲心理,留下步兵只率领一部分轻骑兵去追击齐军。孙膑一早就计算好了魏军到马陵的时间,准备在马陵伏击魏军。马陵附近树木茂盛,道路又十分狭窄,可谓地势险峻。孙膑根据这一有利的地势,让那些精锐的弓箭手埋伏在两侧。庞涓果然中计,到了马陵。突然间,齐军的弓箭手万箭齐发,魏军顿时阵脚大乱,溃不成军,死伤无数。庞涓知道自己无力挽回颓势,便含恨自杀了。随后,齐军乘胜进攻,在此击败了魏军并活捉了魏太子申。马陵之战,魏国损失了十万多人,大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生擒,可谓损失惨重。从此,魏国的国力便衰落了下去。“两陵之战”那是战国初期,齐国与魏国争夺霸主地位的决定性战役。在这两次战斗当中,齐国军师孙膑一再制造假象误导魏军,调动魏军,以此让魏军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其中虚实策略的运用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神话,表现出孙膑极高的军事智慧。

七国之乱

这是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一场巨大的动乱。七个诸侯王联合起来对抗朝廷,中国大地战火四起,动荡不安。欲知西汉朝廷能否平定这场叛乱?七个诸侯王的命运如何?请看下文。

话说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建立了西汉王朝,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他以各种借口杀掉了韩信、彭越、英布等非刘姓的各个诸侯王。刘邦认为,秦朝如此快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封同姓的族人为诸侯王,使得叛乱发生之后,天子孤立无援。于是,刘邦大肆地封同姓的子弟为王,并说:“日后要是哪个非刘姓的人称王,天下诸侯王可以一起消灭他。”刘邦采取的这些措施,是想通过家族的血脉关系来确保西汉王朝的统治。刘邦封下的诸侯王有齐王、燕王、赵王、吴王、楚王、代王、梁王、淮阳王、淮南王等。为了限制各诸侯王的势力,刘邦还规定,各诸侯王属地的丞相必须由皇帝亲自任命,军队也必须由皇帝统管。起初各诸侯王都比较规矩,但是随着诸侯王属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的势力也越来越强大。等到汉文帝在位的时候,这些诸侯王与朝廷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那些的朝廷忠臣都觉得这事应该尽早解决,不然迟早会发生叛乱。在贾谊的建议之下,汉文帝准备在诸侯王的属地内再分封小的诸侯王,以此来削弱原来那些诸侯王的势力。随后,大臣晁错又建议将诸侯王的部分属地收回,归中央管辖,汉文帝也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公元前164年(汉文帝十六年)汉文帝首先将代王的属地分成了两个小国,然后又将齐王的属地分成了六个小国,淮南王属地分成三个小国。诸侯王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势力被削弱,于是纷纷起来反抗。而各个诸侯王当中,吴王刘濞反抗得最为激烈。吴王刘濞的都城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北部地区),管辖着豫章(今江西地区),会稽(今江苏南部地区和浙江地区)等郡县,并且有铜矿可以用来铸造钱币,有海水可以炼制食盐,可谓属地广阔,富甲一方。而吴王刘濞也准备利用这些优势来扩张自己的势力,企图谋朝篡位。

话说汉景帝登基之后,各诸侯国的势力几乎达到了可以跟朝廷相抗衡的程度,对西汉王朝的稳定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大臣晁错在此种情况下建议汉景帝削藩,认为此时削藩诸侯王也造反,不削藩他们也造反,不如早点削藩,不要让各诸侯王的势力继续扩张。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首先对楚王和赵王下手。各诸侯王对削藩的政策极度反感。此时,吴王刘濞便乘机集合了各诸侯王一同造反。于是,一场由西汉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引起的战争便爆发了。吴王刘濞首先派人秘密联系胶西王一同反抗朝廷,并以事成之后平分天下的条件诱惑他。胶西王很快便响应吴王的号召。后来,吴王怕胶西王反悔又亲自去找他当面谈好出兵的事项。吴王经过一番的运筹觉得与胶西王的盟友关系已定便准备出兵造反了。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汉景帝下旨削去吴王的豫章和会稽两个郡县。吴王立即打出汉景帝被晁错这个奸臣蒙蔽,要清除奸臣的旗号,率兵造反。同时,刘濞还派人去通知闽越和东越一同出兵。随后,胶西、胶东、楚、赵等诸侯王纷纷起兵响应刘濞。刘濞在出发之前,大将军田禄伯认为,现在大军向西推进时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的策应,恐怕难以获胜。于是,田禄伯要求率五万精兵,从江淮而上,攻下淮南、长沙等地,在进入武关与刘濞的大军相会。但是吴王对田禄伯并不是十分信任,便没有采纳这条建议。随后,吴军将领桓将军提出,吴军大多数是步兵而朝廷大多是骑兵,前者利于山地作战,后者利于平原作战,因此他建议大军在前进的途中不要急于攻城掠地,而是迅速占领洛阳的军械库和敖仓的粮库,然后凭借洛地和荥阳地区的险要地势,等待各路诸侯。如此一来,即使不去攻打长安也能确保有利的局势。桓将军的这条建议吴王刘濞依然没有采纳。随后,刘濞率领二十万大军从广陵出发,向北渡过了淮河,会合楚王的军队,一同进攻梁地,并派出侦察兵去观察朝廷军的情况。与此同时,刘濞还派手下周丘袭击了下邳(今江苏邳县南部地区)并继续向北攻取城池。另外,刘濞还向天下诸侯王说明,此次出兵的目的在于诛杀奸臣晁错。

话说汉景帝这边得知吴王、楚王等七个诸侯王起兵造反后,首先采取安抚的政策,被迫杀了晁错并答应恢复各诸侯王的属地,想以此来平息叛乱。但是这样做并没有让七王收手,反而让他们以为皇帝懦弱胆怯。随后,汉景帝决定镇压叛乱,随即命周亚夫为太尉,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向东迎战吴军、楚军;同时还派郦寄进攻赵军,栾布攻击齐军,另派大将军窦婴率军守在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部地区)密切注意齐军和赵军的活动。话说指挥这次战斗的将军周亚夫是一位熟知兵法并且有丰富作战经验的人。他过去曾在边疆抗击匈奴,因为治军严明而得到汉文帝的赏识。汉文帝临终时特地嘱咐汉景帝,如果朝廷有难,周亚夫可以出任统帅的位置。随后,周亚夫向汉景帝分析了吴、楚联军的各种情况,并指出,楚军比较彪悍迅猛,一时间很难击败楚军,不如先将梁地让给他,然后再截断他的粮道,这样便可以取胜。汉景帝十分同意周亚夫的计策。那么,周亚夫是否真的可以取胜呢?

话说,不久周亚夫便率大军从长安出发,准备去洛阳。大军走到霸上(今长安东部地区)这个地方时,赵涉对周亚夫说:“吴王刘濞富甲一方,训练了一大批死士,他知道将军的行军路线,必定会在崤山和渑池之间设下埋伏。将军可以修改路线,从走蓝田出武关,两天之内便可以达到洛阳。”于是,周亚夫采纳了赵涉的意见,改变行军路线,火速赶到了洛阳,控制了军械库,并派人抢先占领了荥阳等战略要地。周亚夫顺利地控制了军械库和荥阳的粮仓,这为朝廷军的行军作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后,周亚夫派兵剿杀了埋伏在崤山和渑池之间的吴、楚的伏兵,以确保潼关、洛阳之间补给线及后方免受威胁。同时,周亚夫还特地去向周勃将军的部下邓都尉请教退敌的计策。邓都尉指出,现在吴军的气势正盛,朝廷军难以和他正面交战;楚军则彪悍迅猛,但不会持久,可以将吴、楚联军引向东北部地区,然后将主力部队调到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部地区),再让梁王坚守属地,阻挡吴军向西活动,到那时,吴王刘濞必定发疯似的攻打梁地,而朝廷军乘机到淮泗口(今江苏淮阴县泗水流入淮河之地)切断吴军的补给线,等吴军耗尽粮草,疲惫之时,便可以一战而击垮吴军。邓都尉的计策十分精妙,与周亚夫之前所想完全相符,如此让周亚夫更加有信心取胜。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吴军和楚军一同攻打梁地,第一场战役便消灭了梁军几万人。领军退到了睢阳地区,继续被围攻。此时,周亚夫悄悄率军到了昌邑,修筑起了坚固的壁垒。梁王觉得形势危急,三番两次地上书汉景帝,请求支援。但是周亚夫坚持不出战,而是秘密地派出轻骑兵到了淮泗口切断了吴军、楚军的补给线,一直等到吴楚联军消耗得差不多时,才将主力部队向前推进了一点点。随后,吴楚联军猛烈地进攻睢阳,梁王一边令梁将韩安国尽力防守,一边派将军张羽不断骚扰、偷袭吴军。不久,吴楚联军迟迟无法攻下睢阳,军队损失惨重,而向西攻打荥阳等地又不成功,连退路都被切断了。于是,吴王刘濞便率联军的主力部队前去找朝廷军决战。周亚夫坚守在壁垒之中,不出战。吴王刘濞见无法决战便想出了假装进攻朝廷军壁垒的东南边,而以主力进攻西北的策略。但是,这个计策被周亚夫看穿了,当联军进攻东南角之时,他却一再加强西北边的防守。至此,吴楚联军数十万人马,被困在睢阳又无法与朝廷军决战,补给线又被切断了。吴王刘濞见粮草耗尽,士兵疲惫便下令撤军。周亚夫在此时突然出击,大败吴楚联军。楚王刘戊见大势已去,便自杀了。吴王刘濞率几千人连夜逃到了江南,到了东越王那里,企图凭借东越的势力作最后的抵抗。最后,在西汉朝廷的威逼之下,东越王杀了吴王刘濞。吴楚联军到此便彻底被消灭了。

话说,吴楚联军攻打梁地之时,胶西、胶东、济南、赵等诸侯王同时向西进军。大军在胶西王的率领之下,首先攻打临淄,但进攻了三个月也没能将临淄攻下。将军栾布率军火速赶到了临淄,此时,联军已经相当疲惫、沮丧。朝廷军轻易地就击败了联军。随后,胶西王自杀,其他王被杀。赵王暗中与匈奴勾结,准备在吴楚联军攻下梁地之后,往西进攻长安。而当郦寄率大军前来围剿之时,赵王立即退回了邯郸。郦寄率军追到邯郸,攻打了七个月也无法攻下邯郸。匈奴这边得知吴王和楚王已经兵败,便不敢再派兵前来支援赵王。随后,栾布率军与郦寄会合,引来了河水围灌邯郸城。城墙被破坏后,朝廷军顺利攻入了邯郸城。赵王被迫自杀。至此,汉景帝彻底平定了七王之乱。在这些战役中,关键性的战役是朝廷军与吴楚联军之战,不但消灭了吴王和楚王的势力还对其他诸侯王产生了震慑的作用。而这一仗的胜利,得益于周亚夫制造的假象误导敌人,首先是大军刚出发时,临时改变了路线,火速到了洛阳,控制了荥阳地区,这让吴楚联军仍然傻傻地呆在伏击地,随后被消灭;其次,用计将吴楚联军引向东北部,然后坚守不战,让联军以为朝廷军胆怯,再派兵暗中切断敌人的补给线。

晋灭吴

公元263年(魏元帝景元四年),魏国灭掉了蜀国,从此打破了三国时期三足鼎立的局面。此后,司马氏在曹魏政权中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公元265年(咸熙二年)司马昭病逝,他的儿子司马炎继任为相国,同年的十二月司马炎便废掉了皇帝曹奂,自立为皇帝,国号为晋。晋朝控制着全国大部分了州府,只剩下荆州、扬州还有交州三处还在吴国的控制之下。蜀国灭亡之后,晋朝统治者对吴国就一直虎视眈眈,而吴国到底还能支撑多久呢?

晋朝当时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五百三十多万,是吴国人口的两倍多。其实司马炎一早就想消灭吴国,但是消灭蜀国的战争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晋朝一时间难以再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为了稳定内部的统治,司马炎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政治方面,发布诏令,减免益州的赋税,以安抚原来蜀国百姓;废除了将领出征,家属要留在京城当人质的规定,以此来调解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此外司马炎还特别重视贤才,无论是蜀国的降将还是吴国来的臣子,他都加以任用。在经济方面,司马炎废除了屯田制度,让农民享有天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下令修筑水利设施,保障农田的灌溉,并防治洪涝灾害;鼓励官吏和农民开荒,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在军事方面,广造战船、积极训练水军,为攻打吴国做准备。推行了这些措施之后,晋国的国力逐渐增强,为彻底消灭吴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话说吴国这边,领土横跨大江南北,受战乱的侵扰又较少,在精力和军事上都有较强的实力。此时,吴国拥有军队约二十三万。另外,吴国的水军特别强大,拥有战船五千多艘。孙权去世之后,他十二岁的儿子孙亮继位,从此,吴国陷入了内部互相争斗的局面。起初是孙琳将孙亮赶下台,拥立孙休为帝,后来孙休又杀了孙琳。吴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动荡不安。公元264年(吴永安七年)7月,孙休病逝,吴国大臣看到晋国强大而吴国弱小,晋国必定南下攻打吴国,为了稳住局势,便立孙权的孙子孙皓为帝。但是,孙皓这个人十分残暴,让吴国朝廷更加动荡。吴国的大臣,都非常害怕孙皓,甚至上朝时都不敢说话,所以,有些大臣已经投靠了晋朝。此时,吴国国内各地农民也纷纷起义。而晋国,在消灭蜀国之后,将军邓艾就上书朝廷说,灭掉蜀国之后本来也可以乘势去灭掉吴国,但是现在士兵普遍比较疲惫,士气不高,所以只能先造好战船,训练水兵,等一段时间再说。司马氏基本上采用了邓艾的策略。公元264年(咸熙元年)投降之后的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刘氏的子孙及蜀国旧臣都各有封赏。随后,司马炎下诏,对诸葛亮等这些为蜀国人敬仰的名臣,他们的后代如果有才能可以继续为官。司马炎对蜀国采取的这些方针首先是要安抚蜀国人民,其次是要让吴国人知道,投降之后的生活也是非常惬意的。五年之后,司马炎觉得晋国的统治已经相当稳固了,于是开始着手准备攻打吴国。晋朝最重要的准备工作便是打造战船,训练水军。公元272年(泰始八年)司马炎便下令巴蜀的官员开始大量制造战船,并训练水军,以便攻打吴国之用。

公元276年(咸宁二年)10月,晋国攻打吴国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于是,大臣羊祜便上书司马炎,深刻分析了双方的形势,认为可以攻打吴国。羊祜指出,因为孙皓极度残暴,所以晋军攻打吴国时,吴国国内必定会有人响应;吴军擅长在水上作战,晋军进入长江后可将吴军逼上岸,然后再消灭他们。同时,羊祜还提出了攻打吴国的具体部署,针对吴国在军事上东强西弱的情况,决定在徐州和扬州这两个据点上牵制住吴军,首先率水陆两军一同攻取夏口西部的区域,随后,大军顺流而下合攻吴国的秣陵。司马炎完全采纳了羊祜的建议。但在此之前,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一代的少数民族首领树机能,起兵造反,占领了凉州,威胁晋国西北部边境,攻打吴国的事情被暂时搁置。而晋军在巴蜀大量造船时吴军便有所警觉,因为长江下游地区发现了很多碎木料。当时吴国的官员吾彦见到顺流而下的碎木,知道晋军将要攻打吴国,便上书孙皓,请求加强对建平的防守。两年之后,大将陆抗再次上书孙皓,再次强调建平及西陵等地的重要性。但是孙皓完全没有在意,因为他已经被司马炎派来使臣,互通友好的假象迷惑了,一直以为晋国已经没有能力再攻打吴国,更何况吴国有长江天险可以依靠。此后,孙皓继续不理朝政,残暴不仁,不注重军事训练,不注重对长江上游地区的防御,使得朝中大臣和前线的将士都十分寒心,百姓则心怀怨恨。总之,吴国完全没有做好面对强敌进攻的准备,缺乏全面防御的战略思想。建平太守吾彦只能在长江险要的地方用铁索横在江面上,又在水下放了许多铁锥,准备挡住晋军的船只,但是这些地方并没有重兵把守。不久,吴国大将陆抗病逝,他的所统领的军队分别交给了他的五个儿子管理。统帅的病逝,让吴国的防御能力更加微弱。

公元279年(咸宁五年)8月,晋将军王濬请求司马炎起兵攻打吴国。王濬指出,此时正是攻打吴国的好时机,孙皓残暴荒淫,吴国上下一片混乱;况且战船已经造了七年,再不使用就要坏掉了。司马炎这次终于决定要攻打吴国。但是司马炎又得知吴军有北上的意图,便又等了一年。第二年十一月,晋军共二十多万人分六路向吴国进攻:司马伷、王浑两军进攻建业,拖住吴军的主力部队,让吴军无法支援上游的作战;王戎、胡奋、杜预三军攻占夏口西面的各个战略据点,以帮助王濬的七万水兵顺流而下;随后,再由王濬、司马伷、王浑三军向东挺进,攻占建业。三个月之后,王濬率七万水兵从巴东出发,顺着长江而下,过了瞿塘峡、巫峡来到了秭归附近。第二年的二月,王濬击败了丹阳城的吴军,继续顺流而下,进入西陵峡,遇到了吴军在江中设置的障碍。王濬先命部分士兵乘着竹筏,清理掉江中的铁锥,然后再用麻油烧断拦在江面上的铁索。清理掉一切障碍之后,王濬率军继续前进。这年的二月,王濬攻下了西陵,并杀了西陵的三个守将。接着王濬又攻破吴国的荆门、夷道两座城池,势如破竹,来到了乐乡。与此同时,杜预也在这年的一月率兵在江陵一带活动,配合王濬的作战,并派手下周旨率八百士兵,偷渡长江到了乐乡附近。周旨在山上点着了火把,并树起了很多旗帜,以此来迷惑吴军,同时他又率军埋伏在乐乡城外。王濬率大军到达乐乡之后,吴将孙歆率军出来迎战,大败而归。周旨在孙歆战败要退入乐乡城内时,突然率军冲入城内,生擒了孙歆。晋军轻而易举地攻占了乐乡。而当杜预进攻江陵之时,吴国将领伍延假装投降,但是被杜预看穿。杜预迅速攻破了江陵,斩杀了伍延。同时,胡奋也顺利地攻下了江安(今湖北公安西北部地区)。随后,司马炎为下一步的战争作了明确的部署:命王濬率益州等地的晋军向东进军,消灭巴丘(今湖南岳阳地区)的吴军,然后再与胡奋、王戎一同攻打夏口和武昌,再顺流直下,攻打秣陵;同时命杜预向南进军,镇守零陵(今湖南零陵地区)、衡阳(湖南湘潭西部)等地区。之后,大军的行进完全按照司马炎的部署进行着,此前计划要攻打的城池都一一被晋军攻下。到此,长江上游地区的战争完全结束,晋军在这一系列的战争中斩杀了吴国将领十四人,其他大小官员一百二十多人。接下来就剩下长江下游的作战了。

公元280年(太康元年)1月,王浑率军朝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部地区)方向挺进,并成功地在横江东部占领了适合渡江的大片区域。这年二月,孙皓得知晋将王浑率军南下,便命丞相张悌、孙震等人率三万士兵,渡江迎战王浑,想阻止晋军渡江。三月,吴军渡过长江将王浑手下张乔的军队围困在杨荷。张乔只有七千士兵,无奈之下便向吴军投降。但是吴国军师诸葛靓觉得张乔是假装投降,要杀了那七千人。但张悌觉得诛杀投降的将士不吉利,没有采纳诸葛靓的建议。随后,吴军继续前进在途中遇到了晋将周浚的军队,双方陷入了对峙状态。周浚见吴军人多势众便下令军队转入防守状态。吴将沈莹率领五千精兵,发动了三次进攻,都没有击败周浚,最终不得不退了回去。但是吴军在撤退的过程中场面非常混乱,无法保持阵型,正在这时,晋军将领薛胜和蒋班乘机对吴军发起了攻击,而此前投降的晋军将领张乔则从后方切断了吴军的退路。吴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昏天暗地,张悌、孙震、沈莹纷纷战死,只有军师诸葛靓领着五六百人突围,逃了出去。张悌等人兵败身亡的消息传到了吴国的都城建业,举国震惊,全国一片混乱。此时,王浑率大军一步一步逼近,他的部下何恽劝他今早渡过长江,直杀向建业。但是王浑这人非常死板,因为他接到的命令是等待王濬大军到了再渡江,于是他便命军队在江边等待王濬。何恽见王濬迟迟不肯渡江便再次劝说他,不要延误了战机,但王浑还是不听。而此时,司马伷在进攻途中,命手下刘弘率军接近长江,威胁建业,以此来吸引吴军的注意,又派手下王恒率军渡过长江,直奔向建业。王恒一路奔袭,击败了沿途的吴军并杀掉了吴国将领蔡机,消灭了五六万吴军。随后,王濬率水陆两军在三月十四日到达了吴国的牛渚,孙皓派出将军张象率水军一万多人前去抵抗,但是此时,吴军军心已乱,不战就投降了。接着孙皓又命陶濬率两万吴军迎战王濬,但大军还没出发便四下逃散了。此时,王浑、王濬、司马伷都到达了建业附近。孙皓采用薛莹、胡冲等人的计谋,分别将降书送给王浑、司马伷、王濬三人,想提拔这三人,引起晋军内部的分裂。但是,孙皓没有想到王濬行军的速度非常快,第二日便到了建业。孙皓无计可施,不得不向王濬投降。至此,吴国彻底灭亡,三国时期三足鼎立的局面终于结束。晋国能够取得此战的胜利,从吴国这方面看,那当然是因为吴国国君孙皓的残暴不仁和昏庸无能。而从晋国这方面看,乃是由于司马炎早期对孙皓的蒙蔽产生了效果,让其以为晋国不会攻打吴国,这为晋国的战前准备工作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李渊夺取关陇与中原

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国力非常强大的王朝。它的缔造者李渊起初只是山西的一个军阀。到底李渊有何本事?又是如何建立起唐朝的呢?请听下文细细说来。

隋朝末期,全国各地都发生了农民起义。到了公元617年(义宁元年),全国有三支实力非常雄厚的起义军,领导人分别是李密、窦建德和杜伏威。此三人分别活动在河南、河北、山东与江淮地区。这些起义军消灭了大量的隋朝军队,并将隋朝的国都与军队分割开来,使其彼此孤立,造成了隋朝四分五裂的局面。此时,一些拥有兵权的贵族和地方官吏也都纷纷起来占领地盘,称王称帝。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李渊父子在山西太原起兵。李渊乃是隋朝的贵族,在关中的势力非常强大。此前隋炀帝杨广派李渊到河东去做官,后来李渊留在了太原,抵御匈奴的进攻并镇压农民起义。太原乃是隋朝北部的军事重地,这里的战略物资足够使用十年。此时,关中的军队大部分已经被隋炀帝派到别处去镇压农民起义了,关中兵力空虚。这为李渊父子起兵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李渊起兵造反之前,突厥的势力还有其他军阀势力不断地南下侵袭。李渊多次派兵征讨都宣告失败,李渊非常害怕隋炀帝治罪。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看到全国起义军众多,也想趁机起义,争夺天下。于是,李世民决定劝说李渊起兵。起初李渊还有点犹豫,但后来手下的官员一再劝说,李渊便答应起兵造反了。李渊是个老谋深算的人,起兵之后,为了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实施各项重要的措施:第一,他打出了拥护隋朝统治的旗号。李渊的目的在于麻痹隋朝王室和其他拥护隋朝统治的割据势力,避免过早地与他们有冲突;第二,误导李密,李渊知道当时自己的实力远远没有李密那么强大。于是,李渊便假装跟李密结盟并推选李密为盟主。李密非常高兴,便完全放松了对李渊的戒备。如此一来,李渊又避免了跟李密的冲突,保存了自己的势力;第三,与突厥交好,李渊担心自己向关中进军之时,其他割据势力乘机偷袭后方,便派人送了很多马匹给突厥。突厥首领答应派兵送李渊入关中。这样一来,周边的割据势力便不敢随便南下了;第四,注重军队的管理,李渊立下军规,不准士兵骚扰百姓,以取得老百姓的支持。综观李渊的这些措施,前三条非常关键,都是用计在误导对手,保存自己的势力。那么,李渊下一步的行军计划又将如何呢?

公元617年(隋大业十三年),李渊率兵向关中推进,大军很快到了西河。李渊下令安抚当地的老百姓和官员。隋朝统治者看出了李渊出兵的目的,便派出将军宋老生率两万精兵守在李渊大军必经之地霍邑;再派大将军屈突通率几万人守在河东,以此来阻挡李渊大军。此时,正好下起了连绵的阴雨,李渊大军无法前进,粮草又不够。与此同时,李渊还听说突厥已经联合太原周边的其他割据势力南下。于是,李渊立刻召集手下商讨下一步的行军路线。李渊准备返回太原,他的手下裴寂同意返回太原,认为大军粮草不足而屈突通与宋老生率重兵守住城池,不容易攻下,并且突厥极有可能联合其他势力南下。但是李世民不同意返回太原,认为粮草的问题很容易解决,此时正是收割之季,田野里到处是粮食;而突厥即使勾结了其他势力一时也打不到太原,宋老生此人浮躁自负,容易击败。李渊最终还是采纳了李世民的建议,没有撤军。不久,大雨停了,李渊率军向霍邑开进。李渊先派李世民和李建成率几百骑兵到霍邑城下交战,辱骂宋老生,想将宋老生引出城来。宋老生果然中计,在大怒之时率三万军队出城开战。李世民和李建成且战且退,而宋老生一路追击。随后,李世民和李建成率军绕到了宋老生军队的侧翼,突然向宋老生军队发起攻击,结果隋军大败。李渊乘机率军追到城下,杀了宋老生,占领了霍邑城。此后,李渊的大军连战连胜,攻下了许多城池。同年九月,长安附近有许多上层的统治者开始响应李渊,纷纷要投奔李渊。李渊想绕过河东直接进兵长安,但是裴寂认为,屈突通现在率重兵守在河东,万一到时候攻不下长安,而屈突通又率兵来攻打,那李军将会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建议李渊先攻下河东再进军长安。但李世民认为,应该趁长安守军没有防备之时,快速攻下长安。李渊综合了这两家之说,制定了另一个方案,那就是留一部分兵力去攻打河东,牵制住屈突通的军队,然后亲自率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

话说李渊渡过黄河之后,命李建成率军占领了永丰,并控制了潼关,再命李世民率军占领渭北,企图从东西两面夹击长安城。隋将屈突通得知李渊率兵向西挺进,便知道长安城有危险。于是他命手下尧君素镇守河东,自己率军支援长安,但是到了潼关时被李渊的军队挡住了去路,无法前进。李渊率军来到关中,隋朝大大小小的官吏纷纷投降。至此,不到半年的时间,李渊便攻下了隋朝的都城长安,并占据了关中与河东的一大片疆土。此后,李渊为了稳定局势,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政治方面,他立杨侑为帝,并派人安抚大大小小的官员,废除了之前的严刑峻法,减少苛捐杂税;在军事方面,李渊派李世民率军攻打薛仁杲,派刘文静率军攻占潼关、新安等地;又命人招降了周边的其他的割据势力。公元618年(义宁二年)李渊命李建成和李世民率十多万士兵,出了潼关,准备攻占洛阳。此时李密派兵前来阻挡。李世民认为以自己现在的实力即使攻下了洛阳也守不住。于是,李世民与李建成两人留一部分兵力镇守在新安等地,然后主力部队回到了长安。同年三月,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两个月之后李渊在长安称帝,国号为唐,年号为武德元年。此时占领陇西地区的薛举对李渊的威胁比较大,于是,李渊命李世民为大元帅率军攻打薛举。李世民屯兵高墌,修筑了深沟壁垒,决定跟薛举打持久战,拖垮薛举。此后,李世民得病,便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了部下刘文静和殷开山。这两人不听李世民的吩咐,私自率军出去迎战薛举,结果唐军惨败,损失了超过一半的兵力。李世民此时不得不撤军,薛举成功地占领了高墌。不久之后,薛举病逝,他的儿子薛仁杲继位。李渊又派李世民为元帅,举兵攻打薛仁杲。此次,李世民依然采取修筑深沟壁垒,暂时坚守不战的方法,准备拖垮薛军。在双方对峙了六十多天之后,薛仁杲的粮草耗尽了。李世民认为时机到了,便率军一举歼灭了薛仁杲的军队。唐军两次与薛军作战,李世民都采用打持久战的办法,第一次因为刘文静不听指令而失败,第二次终于成功。李世民能够取得成功,其原因很简单,因为薛军大都是陇外之人,骁勇善战,唐军不适合与他们直接交锋,只能打持久战,耗尽薛军的粮草再出战。李世民取胜之后,太原又出现了危机。欲知到底发生了何事?请看下文。

太原地区的割据势力刘武周派兵攻占了太原。李世民又率军击败了刘武周手下宋金刚,随后李世民乘胜追击,一天之中打了八次战役,斩杀了宋金刚军队几万人。随后,李世民军队,势如破竹,连战连胜,夺回了太原。此时,瓦岗军已近解散了,全国剩下两个军事力量比较强大的集团:窦建德集团和王世充集团。此外还有一些较小的集团,如杜伏威集团、萧铣集团等。李渊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决定进军中原,消灭这些集团。公元620年(武德三年),李世民率十万多兵士从长安出发,准备进攻洛阳。王世充得到消息后,立即加强了对洛阳的防守。同年七月,唐军来到了新安。王世充亲自率三万精兵准备迎击唐军。此后双方在洛阳城周边地区展开了殊死搏斗。李世民几次在战斗中与部队失去联系,战马又被射伤,后面又有王世充军队的追截,幸好有将军丘行恭的保护才保全了性命。而王世充四次与军队走散。双方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战场上尸横遍野,战马哀鸣。最后,王世充抵挡不住唐军的进攻便下令撤军。李世民乘机率兵追击,追到了洛阳城下,斩杀了七千多人。王世充退入洛阳城内,坚守不战。接着,李世民下令军队日夜轮番攻打洛阳城,但是迟迟不能攻下。与此同时,王世充已经派人向窦建德请求支援。李世民的部下劝李世民撤军,但是李世民不同意,认为洛阳城现在成了孤城,坚持不了多久,自己一定可以攻下它。于是,唐军筑起了深沟壁垒,围困洛阳城。城中的粮食很快便吃完了,接着连树叶也被吃完了,饿死了很多人。但是,王世充还是不肯投降,一直在等待窦建德的援军。

公元621年(武德四年)窦建德终于率十万军队,准备支援洛阳,大军随后到了虎牢东边的东原地区。虎牢是洛阳东边的战略要地。于是,李世民决定留一部分兵力继续围困洛阳,亲自率军迎战窦建德的大军。随后,李世民率军赶到了虎牢等待窦建德的军队。李世民命程知节、秦叔宝等人率军潜伏在道路两旁,自己与尉迟敬德则率几十个骑兵面向窦建德军营方向前进。在窦建德军营前方,李世民故意暴露自己以引诱窦建德率兵来追击。而窦建德果然率五六千骑兵前来追击。等到窦建德进入伏击圈之后,埋伏在两旁的唐军突然发起了攻击,窦建德慌乱之中,被打得一败涂地,并损失了两员大将。随后,窦建德的军队被拦在了虎牢东边一个多月,几次与唐军交战都战败,士气非常低落。此时,窦建德的谋士建议他率主力部队偷渡过黄河,攻下怀州等地,再派大将镇守,企图通过威胁关中达到解除洛阳危难的目的。但是窦建德的许多将领都接受了王世充的贿赂,坚决不渡黄河,要直接支援洛阳。不久,李世民得到情报,窦建德准备趁唐军到黄河岸边牧马的机会,攻打虎牢。李世民便准备将计就计,故意留下一部分战马在河边,引诱窦建德来攻打。随后,窦建德果然率全部主力来袭击虎牢。唐军士兵见到窦建德人多势众,有些害怕。此时,李世民指出,窦建德的军队虽然多,但是没有经过什么大战役,而且军队纪律十分差,唐军可以先按兵不动,等到窦军乏困之时再一举歼灭他们。随后,窦建德见李世民早有准备便下令撤军,双方继续对峙。随着时间的推移,窦建德的士兵果然慢慢疲惫了,士气低落。李世民率兵突然发起攻击,窦建德军队一时间手足无措,溃不成军,纷纷逃散。李世民率军乘胜追击,俘虏了窦军五万多人,后来,连窦建德也受伤被生擒。至此,窦建德集团彻底瓦解,唐朝又消灭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虎牢之战以后,李世民率军继续围攻洛阳。王世充得知窦建德已被消灭,便想着从洛阳突围,逃到襄阳。但是王世充手下的将士已经完全丧失斗志,无心再战。不久之后,洛阳城便被唐军攻下了。虎牢之战,李世民率军击败了窦建德的十万军队,并占领了洛阳。这就等于攻占了中原的主要地区。随后,李渊又派李孝恭为统领,率军消灭了巴蜀的萧铣集团,占领了巴蜀地区;随后李世民与李元吉彻底消灭了窦建德的残军,占领了整个河北;而李孝恭与李靖则全歼了杜伏威的军队,占领了江南的广大地区。至此,唐王朝彻底统一了中国。综观李渊父子统一中国的这一系列战争,有两个关键点值得注意,一是起兵初期,对隋朝统治阶级与对瓦岗军首领李密的蒙蔽,为李氏父子军队的发展壮大赢得了很好的条件,二是征战中原地区时,特别是虎牢之战,李世民多次制造假象蒙骗窦建德,让窦军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最终击败了窦建德的十万大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