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大明儒生 > 第36章 东南沿海的乱象(第3页)

第36章 东南沿海的乱象(第3页)

朱元璋爱惜百姓,因为他出身穷苦,知道百姓不易。

但他对待江南百姓,十分苛刻。

尤其是苏州、杭州、嘉兴、松江等地,赋税很重。

刨根追底,是因为这些地区曾为张士诚的地盘。

苏州百姓最惨,被迁徙至各地。

至今很多苏北百姓的宗谱,还记载着“红蝇赶散”、“红蜂赶散”或“红巾赶散”等。

朱元璋曾微服私访,见一老妪坐在木榻中,经过交流,竟得知老妪是苏州人,依旧对张士诚感恩戴德。

他又迁徙了一批苏州富户至京城。

为什么张士诚、方国珍能够阴魂不散呢?

王守敬认为,最根本原因在于明初的禁海。

老朱的本意在于切断张士诚、方国珍旧部与东南沿海百姓的联系,根除动乱。

殊不知,张士诚、方国珍时期,东南沿海就已经享受了对外贸易带来的优渥福利。

他们的商队去往高丽、东倭,甚至欧洲,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朱元璋断绝了对外贸易,对百姓说:你们种田去吧!

这种时候谁会服气?

尤其是福建地区,连耕地都没多少,全都是崇山峻岭,就靠着大海赚取丰厚的报酬。

耕种,辛苦又没钱。

朝廷禁止,他们只能偷偷地下海,进行走私。

反正朝廷没什么像样的水师,更别提打击海上走私了。

海盗们除了贸易,还进行私盐的贩卖,冲击官盐的市场,对朝廷的财政影响很大。

盐铁专营,占据朝廷赋税的三成以上。

私盐的泛滥,买官盐的自然就少了。

但要剿灭私盐贩子,朝廷又无从下手。

因为他们的大本营在海上!

6地上的销售网络,可以说要多少有多少。

人心趋利。

怎么可能完全禁止?

王守敬心里一清二楚,可要说到改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倭寇、海盗是剿不完的,唯有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才能一劳永逸。

王守敬思绪翻涌,逐步制定策略。

这海。

他一定要开。

开海积累起来的新官僚,就是他的政治根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