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大明十六帝搞笑视频 > 第九章大胖胖和朱棣的钱袋子(第2页)

第九章大胖胖和朱棣的钱袋子(第2页)

朱瞻基一看爷爷朱棣发怒了,赶紧出来解释道“爷爷,我爸他也是迫不得已的,不是他不孝,在您刚没不久就迫不及待的改变您的政策,实在是再按照您的治国理念坚持下去,大明朝迟早要凉凉了!

您看您这些年,靖难之役,五次北伐,七下西洋,南征安南,沿海平倭,修《永乐大典》,还有迁都北京,这些事情哪一样不需要钱!我们大明的财政问题全靠财政大臣夏原吉的精打细算才能勉强运转,但也捉襟见肘了,再这样下去大明的财政就要崩溃了!

朱棣在位时,北伐蒙古,南征越南,又派遣郑和下西洋,又营造都城北京,这些事情都让整个国家的财政沉重不堪。

当了那么多年监国太子的朱高炽,在终于登基上位的那一刻,终于能按照自已的想法来管理这个国家。

他先停止了朱棣留下的在建工程,让国家的开支能大幅度减少。又停止了郑和继续下西洋的活动。

朱高炽明白郑和下西洋就是个赔钱的做法。

之前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一共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寻找朱允炆,另一个则是弘扬大明国威。

朱允炆就不用说了,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威胁力了,找不找都无所谓。

而郑和下西洋的行为在朱高炽看来,无异是打肿脸充胖子,没什么用处。

都下了七次西洋了,该知道大明的都知道了,不知道的也不会因为郑和再下几次,就会对大明臣服,更不会主动请求纳贡。

朱高炽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

郑和下西洋意义的虽大,但是劳民伤财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边境的茶,马贸易,虽然可以互通有无,但换取的马匹,都是为了备战的目的,其根本上还是在加重百姓的负担。

朱高炽不要求面子,他只要自已过得好就行。倘若没有朱高炽,明朝很可能会重蹈秦朝覆辙,毕竟一个国家不能长期处在高压政策之下,总是需要休养生息的。

朱棣最后能立朱高炽为太子,这个决定十分的正确。

要是当初让朱高煦上位,那么他可能还会继续学习朱棣,开疆拓土。

毕竟,他俩是真的爱打仗。

完全不会顾及国家的内政问题。

朱高炽虽然只在位了短短的十个月,不过他在这短短十个月内颁布的政策,是十分宝贵的。

跟朱棣喜欢的开疆拓土不同,朱高炽更加倾向于国家的内部改造。

主张一个以百姓为主,帮百姓减轻负担。

因为朱高炽曾经监国时打下的基础,他的政策推行的短短几个月内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后来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朱棣当初因为得位不正,所以对于文人官僚们十分不信任。

但是朱高炽明白,只凭他自已的力量,是完全不行的。

所以他让三杨入阁,主持朝政,同时又对朱棣对文官们制造的冤假错案,一一进行了平反。

甚至,就连很多朱允炆以前的臣子,也都能够在朱高炽的手底下继续为官。

本来皇家为了建造宫殿,是可以无偿的从百姓手中征收木材和金银器皿的,而朱高炽对这深恶痛绝,直接废除了这项规定。

他还百姓们减免了税收,想让人人都能够安居乐业,以抚平太宗朝长期的战乱而带给他们的伤害。

虽然因为只做了短短十个月的皇帝,导致朱高炽在后世一般没有什么存在感,但他以“仁”治国的政策对于当时的大明是很及时的。

他的儿子朱瞻基,则是完美的继承了父亲身上的优点。

朱瞻基虽然很崇拜朱棣,但常年呆在朱高炽的身边,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会了朱高炽那套仁义治国的理念。

他在朱高炽的治国基础上,又不断的发展农业,还给了农民很高的补贴。

同时,三杨也继续受到重用,他们以后为朱祁镇出谋划策,有很大的贡献,要不是最后都死的实在是太早了,可能也不会有土木堡之变!

听朱瞻基提到国家的财政问题,朱棣还是有一些心虚的,毕竟他也知道自已当初花费了不少,更别说而夏原吉最后还让自已给抄家了。

只能感叹的说道“夏原吉,也是不容易,我也是在最后才知道,夏原吉是真的很重要,没有他,我是真不行啊!”

朱棣是一个相当能烧钱的皇帝,无论是迁都北京,五次北伐、六下西洋、南征安南、沿海平倭等等,更别说朱棣选择了继续朱元璋的

"移民政策

"。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花费颇多的事情。

就单单是迁都北京这一件事情,所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是天文数字。

还有郑和每次下西洋,动辄需要数万的随行人员,这些随行人员可都是有军职的,光是军饷这一项就需要不少钱。

还有朱棣北伐,南征,平倭的这些战争,都是疯狂烧钱的事情,朱棣是怎么支撑下来的呢!

难道是朱元璋当初留下来的财富吗?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在位时积累的财富,远远不足以支撑起朱棣的这些花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