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还有那么点道理。我以后,要规定他们不能在那么八卦。”
苏时译跟王帅帅交流心得,门口有个人影,在那里徘徊。
他在茶间时,就注意到那里的动向。
走到门口,现一位老奶奶坐在门口。
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
“奶奶,这么晚,怎么还没有回家?”
苏时译的第一个反应,应该是老人家迷路了。
“小伙子,你这里是律师事务所不?”
“对,奶奶,您是要找律师的吗?”
“哎~”
老人忽然一声叹气。
老人叫蒋金英。
1983年,蒋金英52岁,在丽水创办了一家‘兴华羽绒’的羽绒服厂。
她以3ooo元起家,艰难创业。
工厂经营3o年,营收一度突破千万元。
但2o11年经济危机过后,工厂遭遇困难欠下3o77万元。有朋友劝老人破产清算,已经8o岁的她表示要自己承担。
为了还债,老人将厂房低价转手,又卖掉了名下的两套房子,还了18oo万元,还剩欠款1277万元。
之后十几年,老人顶着寒风摆地摊、开小店,到2o23年,老人92岁时,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
转眼到了2o24年,蒋金英打算将羽绒服小店经营到年底后退休。
但即将关停的羽绒服小店之际。
有一个叫刘庆义的男子,说老人欠的钱还没有还完。
“小伙子,我是老了,但我不瞎,我还记得很清楚,那个刘庆义,他不是我的债主,我没有欠他的钱。可他最近,老是来骚扰我,说我欠他钱,他其实是看我老人家,好欺负,想来讹我一把。”
老人说着,翻出她过往的债主日记,以及偿还的日期。
包括老人的偿还方式,当事人的签字,都写得清清楚楚。
唯独那个叫刘庆义的人,没有在里面。
苏时译还看到,在所有姓刘的债主里面,一个姓刘的人都没有。
加上账单详细,苏时译认为老人的话很可信。
“老板,你真的想帮助那个老人?”
在一边的王帅帅,给苏时译来消息。
“嗯,我打算帮助老人家,明天早上,去法院起诉。”苏时译回应。
“我看还是算了,现在的老人,诈骗的手段也很高明的,你还是不要帮助老人了。”王帅帅来消息。
“我也没有什么损失,帮一下吧。”
“我不会在相信老人了,坏得很。你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参合了。”王帅帅又来。
“小伙子,你是有什么事吗?”
老人看出苏时译一直没有说话,认为苏时译是不想帮助。
“老人家,我帮助你打官司,你今晚回去,把我给你需要的资料准备。”苏时译说。
“太好了。我们明天早上7点见。”
“那明天见,老人家。”
“明天见。”
苏时译送走老人家,刚好测试一下王帅帅的新软件。
这时候,正好提供上。
于是搜索老人蒋金英的其他情况。
其中的一个报道,引起了苏时译的注意。
‘1o年诚信之举的最好见证。中国有句古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很多时候,这样的“天经地义”难以实现,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老赖了。’
‘有些人的“天经地义”在天上、在地下,但蒋金英老人的“天经地义”,在心中。工厂破产时,她已耄耋之年,完全可以通过破产清算规避巨额债务,但她选择了不负内心的道义。’
‘人无信不立,对商人来说更是如此。诚信是经商之本,也是蒋金英人生写照。破产之后,她没有砸掉自己的信誉。她说,“这哪成啊,欠了别人钱是一定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