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他有励精图治的野心,若是我们两国联合,又岂会惧怕他大炎!
他这种没骨气的人,根本不配为一国之君!”
此时此刻的大乾国君内心是悲愤交加,如今的燕国跟金国几乎是无力再战!
军心也早已扩散!唯有大炎有些实力,但是他大乾现在依旧还有,包括陈国也是,现在士气正盛,加上铁浮屠怎么说都有一战之力!
本以为陈煌这般人物绝对会选择主战,与他大乾达成一致!可结果却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
一下子将大乾置于万丈深渊,更是将他姬炎武架在火上烤!如此行径气的大乾国君差点没当场吐血!
一旁的老太监见国君如此愤怒,便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息怒,如今之计,我们应先稳住局势,再寻对策。
陈国虽倒向大炎,但天下形势尚未完全明朗,我们仍有可为,若是气坏了身子可就什么都没了,实在不行我们大乾做个让步也不是不行的。”
“可为?让步?哼!
如今大炎联合诸国,将凌不凡视为大敌,我大炎孤立无援,这局势该如何可为?
我姬炎武做了几十年的国君,就没有所谓的让步”大乾国君怒声吼道,可吼完后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一屁股坐在龙椅上,满脸愁容。
老太监面色凝重,缓缓开口说道:“陛下,关于那凌不凡之事,实乃扑朔迷离,至今仍未水落石出。
然而,若任由大炎如此肆意妄为……”话未说完,便被大乾国君打断。
国君冷哼一声,满脸愤懑地道:“真相?哼!
对于那些人而言,所谓真相又有何足轻重?
即便此事并非如他们所指控那般,又能怎样?
现如今,诸国皆对我大乾施压,寡人身处此等逆境,犹如骑虎难下啊……”说到此处,大乾国君不禁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暗自懊恼不已。
归根结底,一切皆是因他姬炎武心中的那份贪念而起。
可叹他当时未能察觉,自贪念萌生之时起,便已然落入他人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
事已至此,他仿佛已被逼至绝境,再无退路可言。
沉默良久之后,大乾国君终究还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老吴啊……”随着这声饱含深意的呼喊响起,原本正低头沉思的老太监猛地回过神来。
他赶忙弯着腰,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应道:“诶……陛下……”
大乾国君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平静如水,但眼神深处却隐隐流露出一丝忧虑和迷茫。
他凝视着眼前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心腹老臣,用异常平淡的语气问道:“你说说看……这囿儿与殇儿二人,究竟谁更适宜继承这偌大的大乾江山?”
老太监身子微微一颤,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慌,随即又迅恢复平静,低着头缓缓说道:“陛下,这继承大统乃是我大乾之大事,关乎我大乾千秋万代之基业,非同小可啊。”
他顿了顿,又接着道:“姬囿皇子天资聪颖,自幼饱读诗书,又深谙治国之道。。。。。。
若由他继位,定能延续我大乾之文治昌明,使百姓安居乐业。”
说至此,他稍作停顿,观察了一下大乾国君的神情,见其微微颔,便又继续道:“而二皇子则是勇武过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且在朝中威望颇高,行事风格倒是与陛下有几分相似。。。。。。
又有着不凡的军事谋略,若他继位,必能稳固我大乾之疆土,抵御外敌入侵,让大乾在乱世之中屹立不倒,重振雄风。”
大乾国君听完,沉默了片刻,目光深邃地望着老太监,半晌才缓缓开口:“老吴,你这番话倒是公允得很,不过,寡人更想知道,你心中究竟觉得谁更适合呢?”
老太监身子又是一颤,连忙跪倒在地,磕头道:“陛下,奴才只是个卑微的奴才,怎敢对皇子们妄加评判。
陛下圣明,您心中自有定夺,无论陛下选择哪位皇子,必定都是为了我大乾的江山社稷着想,奴才绝对遵从陛下之意。”
大乾国君见状,轻轻叹了口气,摆了摆手道:“起来吧,寡人也知道这事儿让你为难。
不过,老吴,你跟随朕多年,最是了解朕的心思,寡人今日与你说句实话,这大乾如今内忧外患,寡人是想找个能真正力挽狂澜,带领大乾走出困境的君主啊。”
老太监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随即又黯淡下去,沉声道:“陛下,奴才明白。
那依奴才浅见,姬囿大皇子有文治之才。。。。。
而二皇子则是武勇过人,还曾多次在大乾的朝堂上立下赫赫功劳,有着不俗的胆识与谋略,二人几乎不相上下,或许他们皆是能担起这挽救大乾于危难之中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