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郭淮攻城的架势摆的不小,他是在试探我军虚实。”
“如今,他已经得到想要的答案了,不会再浪费兵力了。”
句扶闻言,挑眉看向郭淮大营。
“此人年纪只比祭酒大上几岁,他能有什么能耐?”
“张郃、夏侯渊不都在祭酒手下吃了亏吗?”
“那不一样。”刘云对局势看得很清楚。
“张郃败给我军,是因为他在明,我在暗,攻守之势掌握在我军手中。”
“夏侯渊则是自作聪明,急于立功,反被我军占得便宜。”
“但是这郭淮就不一样了。”
句扶挠了挠头,还是看不出端倪,他困惑道:“哪里不一样。”
“郭淮比其他人更年轻……也更聪明,更谨慎。”
“曹操,倒是教了个好徒弟啊……”
……
南郑被围,尘埃落定。
密报传到曹操手中,他并没细看。
只是默默地将封检放下,负手而立,笑着望向远方。
“魏公似乎心情很好。”
刘晔轻声慢步上前,恭敬的朝着曹操行了一礼。
“想必是南郑传来消息了。”
穿着一身黑色狐皮大氅的曹操,静立良久,眼神中透露出些许期待。
“伯济今日见到那刘升之了。”
“哦?”刘晔颇为好奇:“伯济怎么说的。”
“龙凤之表,社稷之器。若在大魏,可为三公才。”
听完此话,刘晔轻抚胡须,悠然一笑。
“伯济倒是过誉了。”
“便是真有些本事,可他毕竟只是个米贼。”
“又怎能与魏公亲手调教的将军相提并论呢。”
曹操蓦然回过头来,拍着刘晔的肩膀大笑了一声。
魏国的幕僚不少,善谋之辈更是多如同过江之鲫。
但是,既有远谋,又能把马屁拍的这么舒服的,也就唯有刘晔了。
“子扬所言甚是。”
“伯济在密信中有言,若要攻克南郑,他有三策!”
刘晔闻声好奇道。
“不知,是哪三策?”
曹操没有多言,只将刘晔带到坐榻之上,二人相对而坐,面前摆着一张案几,一副棋盘。
黑子、白字间隙相隔。
黑子占尽先机,白子苦苦求生。
眼看,白子就要被掐去退路,只差一步,满盘皆输。
曹操雅兴大开,便想对弈一局。
“子扬观之,可有何解?”
刘晔怅然道。
“此局势宛若汉中战局,黑者为魏公,白者为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