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李成仁也非常清楚自己的斤两。
眼馋归眼馋,自己做的这个事情能不被上头计较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不过未来也不是不能考虑。
“赵主任,基奎特除了说订购一万个煤气罐外就没有说别的了吗?”李成仁问道。
“有,你自己看吧。”赵峰将电报递给李成仁。
看着点报上的内容,李成仁的嘴角微微扬起露出微笑。
他非常清楚基奎特在电报上说的自主发展指的是什么。
刚才赵峰特地提了一下这个事情。
说李成仁不能光顾着外汇,自家人的发展也得考虑起来,提出建议。
赚外汇是好的,但是发展国内的经济也是需要的。
李成仁没有进行解释。
从电报中,李成仁知道基奎特就是按照自己给的策略,走自主军工发展的道路。
利用自主军工来为自己获得更多的政治筹码。
很显然,基奎特做到了。
在回到坦桑尼亚的初期,他利用煤气罐成功走出自己获取政权的第一步。
并且,即便李成仁现在并不知道坦桑尼亚的国内发展什么,但是他大致能知道基奎特在煤气罐的帮助下,在坦桑尼亚的政治地位得到了稳固。
这也是为什么基奎特提出第二个请求的原因。
看完电报后,李成仁并没有主动去提出关于点报上的内容,反而对着赵峰问道:“赵主任,您也看过了这封电报吧?”
“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回?”
“这个你自己决定就好了。”赵峰笑着摇了摇头:“你不用询问我的意见。”
“这条路你只要觉得是对的你就走下去,我相信你从打算走这条路开始就已经为自己规划好了方向。”
“如果你打算回电报的话,你写好之后直接发给我,我们工业局负责给你发出去。”
“走的是京都邮电,速度更快。”
听到赵峰这么说,李成仁的眼睛微微一眯。
显然,他猜到了些什么。
明白了为什么赵峰对这件事的态度。
“现在写吗?现在写的话我让秘书来摘抄,等回去之后直接发出去。”赵峰开口道。
“有劳了。”李成仁对着赵峰身旁的秘书微微点头。
秘书点头回应,拿出本子和笔,做好准备。
“咳咳——”
李成仁轻咳一声。
“我亲爱的朋友,基奎特先生。”
“……”
赵峰眼角微抽,秘书拿着笔的手也不自觉的顿了一下。
如发过去的电报一般,双语两用,字数不下几百。
针对基奎特提出的问题李成仁进行了回复。
首先就是在工业发展上,李成仁推荐基奎特购买更多的原材料。
通过大量的生产销售来培训工人,提高工人的熟练度,为未来的工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大量采购的原材料在生产成产品后可以销往坦桑尼亚的周边,甚至非常的诸多国家。
非洲如此大的低端市场,要是煤气罐可以全面销售,不论是对坦桑尼亚还是对李成仁来说,这一笔收入都是不菲的。
基奎特是个聪明人,李成仁相信他知道非洲市场能给坦桑尼亚所带来的利润有多少。
其次就是后续的发展问题。
坦桑尼亚作为一个农业国家,想要发展工业不能大刀阔斧的搞大动作。
可以先从小工业领域入手,进行工业化改革。
相对的,技术和设备的问题李成仁依旧可以解决。
现在红五星机械厂军转民,很多的设备或多或少已经陈旧了。
倒不是不能用,但相比于坦桑尼亚的情况而言,这些设备更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