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简直是天生的君王,从小接受帝王的待遇,记事以来,就认为自已应该统领天下。
这样的自信,落到才能平庸的人身上,那就是灾难。
落到了本就有雄才大略的人身上,产生的效果,将是几何倍的提升。
刘彻自信,有能力从天幕中获得信息,加以完善大汉,实现更加优质的管理。
“卫青,天幕上的内容,你看到了吗?”
刘彻问。
“启禀陛下,末将看到了。”
“告诉寡人,那个倭寇,该不该毁灭?”
“该!太应该了!”
“倭寇只是一个撮尔小国,人口不多,生活在鸟不拉屎的地方,而匈奴人呢。”刘彻的声音越来越大,“匈奴人,拥有辽阔的疆域,时不时侵扰我大汉,七十余年来,以至于国威沦丧。”
“寡人不灭了匈奴,匈奴就会像倭寇一样,一旦趁着中原衰弱,就会扑上来,撕咬,万一被咬死了,岂不是贻笑大方?”
“匈奴,必须灭,谁赞成?谁反对?”
刘彻的眼睛透着一股寒意。
他的这个决定,是不容任何人违抗的。
战争。
耗费颇多。
人力、物力,死亡战士的抚恤,运输粮草的消耗。
灭匈奴之战,乃是国战。
所谓国战,就是一直打,打到一方彻底承受不住为止,彻底投降,遁逃为止!
赢了,也将是惨胜。
败了,那就是大败!
众多朝臣被刘彻的气势,以及大义压制住了,即使坚定的反对派,也不好反驳了。
以往大家没有例子。
现在好了,例子出现了。
倭寇。
一个小国。
不灭倭寇,一直让倭寇生长。
中原王朝衰弱的时候,倭寇突然蹦了出来,给中原沉重的一击。
中原王朝牺牲了三千多万人,才终于把倭寇打回去。
血的教训。
刘彻前面说,要借助光幕上的信息,完成他对大汉朝更优质的管控。
此刻,他就在众多朝臣面前,充分的展示了他的能力。
…………
三国时期。
魏国,许都,王宫之中。
曹操刚刚把扣在桌子上的米饭,重新的收回碗中,见到天幕所言,又是没忍住,把碗扣在了桌子上。
如果问,什么事情是曹老板最懊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