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强颜欢笑的句子说说心情 > 第1章 毕业前的燥动(第5页)

第1章 毕业前的燥动(第5页)

“同学们好!”李校长边大声音回敬一句,边挥手致敬。临了一个不经意的手掌向下一压的动作,敢情就是示意大家列队稍息啊。

李校长的话音未落,9231班三十三名学生便突然寂静得连不起眼的风声都无法藏身。

“强将手下无弱兵啊!王主任。”一向不苟言笑的陈书记突然也了话。

王主任听了很是受用,但又不得不摆个姿态,否则显得自己太不谦虚了。

“都是同学们懂事,肯配合我的嘛。归根结底,还不都是您李校长、陈书记领导有方啊?!”王主任边笑着说边把目光转移到俩领导身上。

众目睽睽之下,得了便宜又卖乖的王主任的这一马屁拍得恰到好处。

一向在公众场合习惯性板着面孔的李校长和陈书记,因为毕业了一来就“放松”而此时更是已经笑出声来。

这就是中国式的人情世故!作为润滑剂也好,活跃气氛也罢,大型场合玩得转的需要很强的掌控能力啊!

9231的同学们虽然还未走向社会,但个中奥妙大多还是略懂一二的,不怪得有不少的人在私底下相视浅笑。浅笑,这也太有分寸呀。笑大了,对王主任是讽刺;没有反应吧,可能被认为是对王主任的话不认可呢。

摄影师张波从天而降!他的次正式公开场合亮相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一身正装,油光可鉴的粉头下配着一副深不见底的墨镜,手上夹着“短炮”,背上扛着“长枪”,当真专业又帅气逼人哪!连亲自面试过他的李校长都没敢让出来,不由得问了一句:

“咦,这拍照的帅哥是谁啊?”

好个张波,一摘墨镜,孩子似地就笑了:

“李校长,我是小张啊,我可是您上个月亲自面试招过来的哟,哈哈哈。”

“好你个张波啊!穿个马甲我差点没认出来了呢,哈哈哈。”李校长还是挺幽默的。但他这句话,却引得原本神经绷得很紧的学生队伍一下子笑爆棚了。

“抓紧时间吧,王主任。”等大家伙笑得差不多了,李校长回头向王主任吩咐道。

“那就开始吧,张波老师,下面的时间就交给你了。”王主任也笑着向张波喊过去。

“好了,全体现在都注意了,女生站前面一排,半蹲着,中间留几个空位给任课老师和校领导,强卫兵负责把凳子搬过来;接着呢男生个子矮的站前面一排,高个子站后面一排,动作利索点。”张波突然提高了声音,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又恢复了之前的紧张。

三十三名学生碎步斜眼急促地寻找着适合自己的位置。

前后不到十秒钟,按张波的标准,一个新的队型瞬间诞生了!

“王主任、李校长、陈书记,您们三位领导坐中间。其他任课老师挨着三位领导坐。”张波从容地笑着“调度”,边说边挥手,向三位领导指示着中间预留的位置。

“这个9231班啊,标杆就是标杆!动作硬是比别个班来的又快又整齐啊!”陈书记边伸手指引着李校长,边笑着向王主任点头夸赞道。

“大家注意力集中点,眼睛都向我这儿看,我喊一二三,然后大家一起说‘茄子’。好,一二三!茄子!”随着张波一声令下,现场的“茄子”声喷薄而出。说时迟那时快,正当同学们的“茄子”声尚未落地,张波精准地按下快门。

滨江市企业管理学校9231的毕业照就这样瞬间定格了。

毕业照就这么几秒钟拍完了,当强卫兵宣布解散时,同学们仍“意犹未尽”。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甚至没有手机,同学们只好一个个不太情愿地怏怏散去。而王主任却“趁热打铁”地跟着张波送李校长、陈书记到别的班继续拍照去了。

三年的大专学生涯似乎就此划上了句号。

接下来,大家共同面对的就是实习的问题,或者说就是毕业的去向问题,或者说就是能不能找到饭碗的问题。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貌似平静而祥和的滨江市企业管理学校却在离校找工作的倒计时上无时不刻地敲打着一颗颗悬着的年轻的心。

越是临近毕业越是为此“几家欢乐几家愁”:工作暂无着落的一些人的失落之情不觉溢于言表,好象诺大的社会不能接受一个小小的自己似的;更多的则是为自己已经通过各种关系大致内定了一份按国家分配计划落实的工作而沽沽自喜、踌躇满志。

工作的好坏甚至有无,其实只是萃萃学子们迈入社会的第一步。若干年后的结果,可能跟这一步一点关系都没有也说不准。但是单纯的学生们哪里知道这么多?!

“同学们,你们已经毕业了。毕业照都拍了,你们的学业积分年前已经修满。现在的你们,只等拿毕业证了。但形式上还有几个月的实习期。到哪实习你们自己决定,学校不干涉。以后的工作去向,大家都知道,今年不同往日,学校没有什么安排。学校今年只负责向每一个有意向或找到工作的同学开具推荐函。但是我今天在这里要告诉你们的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就在昨天晚上,学校领导刚刚确认已经收到来自广东深圳天明家具厂向我校毕业生来的招聘函,人家一次性要2o人!”

王主任在几天后颁毕业照的毕业班告别大会上如是说。

虽然只有区区的2o人名额对于近千的毕业生而言算是“杯水车薪”,但对于一直不知路在何方的同学们而言,几乎是一次“死而复生”的机会啊!至于谁能去,谁知道?!

也难怪,这所老牌市一建公司托底的名校自创办二十多年来头一次将毕业生“扔在半路上”!往年这个时候可不就是市一建下属的大小建筑企业捷足先登竞相到学校要人的黄金季节么?省内外的再来只好挑剩的份。但这几年风向突变,国家不再象以往一样计划下单给国企,各单位为求生存纷纷转型改制,使得企业下岗成潮,新聘人员的需求量自然少之又少。而极有可能的是,有限的几个名额恐怕被有关系的早早地内定了。

王主任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渐趋平静的毕业生去向问题本该告一段落了,不想因此“大生变故”!

一部分正为工作犯愁的学生立即争相报名,一些原来已经工作有望的学生们也开始为突如其来的机会心绪动荡。一种声音是“到外面去看看”明显底气不足,显得像是在自嘲;另一种声音“到外面去闯闯”则显得豪气冲天、舍我其谁!

但是中国目下的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不要说学生们没经历过,活了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辈的也是一脸的茫然。而学生们的豪气大多都是从学校附近的餐馆传出来的。在分配无望的情况下,喝了几瓶啤酒,借题挥正是时候。

滨江市企业管理学校因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毕业的去向当然也是“五花八门”,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嘛。而本届毕业生中的标志性人物、“三强”“两颜”公认名头的滨江本地的强勇的去向更是引人关注。

一个外貌俊朗略显瘦高但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的年轻人,却是滨江市企业管理学校近来仅凭笔杆撬动一切的箭头人物,他就是“如雷贯耳”令人敬佩的校园名人强勇。

客观地讲,强勇在校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从小就有文学细胞的他很快就已经练达了出口成章、信手拈来的过人本领。除大专初来乍到的第一学期的头一个月处于文化细胞的“培育期”无所作为外,其他时间段均绽放出了引人侧目的光芒。一般同学十有八九难登广播站、校报两座“大雅之堂”的任何一座,而他却动辄包揽学校广播、报纸重要栏目内容头版头条,涉外的本市级报刊杂志甚至外省的全国性杂志上也能时不时露个小脸。对于其他同学甚至文笔娟秀的颜如玉都有碾压之势。

最有意思的一次莫过于一次年级大课期间,一位不知哪班的美女突然弄出一本炙手可热的《辽宁青年》,指着其中的一篇作者署名为“强勇”的文章低声地问道:

“大文豪,这该不又是你的东东吧?”

因迟迟未能收到《辽宁青年》的录用通知,强勇其实这几天心里正一直七上八下呢。这会儿被人一问,不由得定眼一看,哟!那手笔、那口吻不是自己的还能会是谁的呢。不觉嘴角一翘,算是默认了。

“真讨厌,哪儿都能看到你的大作啊,都快成作家了。”美女嗔怪着,引来了周围的同学们好一阵对强勇的“声讨”。

这个美女不是别人,正是邻班的颜静。原本就挺欣赏强勇的她,这会儿看到自己的男神又有新作,不禁有点春心荡漾了。

类似这种经历当然不止一次,而每生一次,比起强勇在广播站、校报的整版文字更让同学们“有口皆碑”地竞相传播。

这一切让强勇日益成为全校的明星人物,私下里拥有不少的粉丝,并以异性居多。当然只顾埋头“奋笔疾书”“文心雕龙”的强勇却一点儿也“不解风情”,“毫不犹豫”地在一些公开、不公开的场合“拒绝”不少女生纷纷投过来的炽热的目光。

强勇的这种自我保护方式与颜如玉有着“同工异曲”之处。

(四)

是的,强勇的家境也不怎么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