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明宋理学 > 第54章 喜获大将(第2页)

第54章 喜获大将(第2页)

第二套方案是,南阳处臧质大军动一动,佯攻许昌。然后出动刘骏麾下柳元景及其所部两千人,押送民夫带着军械物资沿丹水北上直抵秦岭南麓。这一套方案,风险很大,若是被北魏骑兵咬住,很可能血本无归。

相较于拿蛮子的性命开道,刘骏觉着用麾下军民百姓的命开道,成本有些高。不过现下真没办法了也不得不如此,谁让现在马比人值钱。

暂时议定这个方案后,孔景先又向刘骏等人讲述了与盖吴协商好的交易方式。盖吴在起兵之后会率众南下直抵渭南,届时双方在蓝田交易军械马匹。

这也是刘骏等人安排柳元景护送运输队的原因,运输队幸运的抵达蓝田后,还要防着盖吴那部杂胡黑吃黑。

相较于柳元景的谨慎,宗悫的性子莽撞了些,不太适合处理太过复杂的情况。

“只求该部胡人能坚持的久一些。”

“是啊。”

在与孔景先商议妥当交易细节后,刘骏等人能做的只剩下安静吃瓜,等待关中消息。

元嘉二十二年十月,不堪北魏统治的盖吴于杏城【陕西黄陵县】聚众反魏,起事之后诸种胡争应之,很快拥众超过十万人。

对于北方杂胡起义这事,刘骏或者说整个南朝都是早有预料。

东晋时期,北方处于民族大融合时期,没有哪一部胡族能在人口上占据绝对优势巩固统治,而占据人口优势的汉人在武力上又欠缺了几分。所以出现了北方五胡十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情况。

到了拓跋焘即位后,情况又有些不同。

如果说南方大宋时常发起的讨蛮战役是以“军事打散,文化征服”的政策同化山越蛮族的话,拓跋焘的民族融合政策就血腥的多。

拓跋焘的政策是,在军中掺杂鲜卑族和其他民族成员,但凡遇到战事,后者一般冲在队伍最前面,每次承担攻城、堵箭等危险任务。这样无论北魏发起的战争胜败与否,拓跋焘都是最后的赢家。

战胜了还好说,起码攻城夺地。

若是战败了,其他诸胡必然死伤大半,撤退时鲜卑族还以其他诸族兵卒负责殿后,这样每逢战事,鲜卑族本部均可保存实力。

这些年拓跋焘不断发动战争横扫北方,汉人中有崔浩等一批汉人在北魏朝堂执政还好说,其他诸胡的日子那是真生不如死,诸胡人口相对鲜卑族比例逐年皆是迅猛下降。而这也恰好是鲜卑北魏没能重蹈十六国覆辙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不是说拓跋焘对汉人就网开一面,只是北方汉人人口太多,拓跋焘有些顾忌而已。之前拓跋焘父亲拓跋嗣攻河洛,拓跋焘攻仇池、青州、江淮时对汉人可没手软过,基本就是“三光政策”。

以至于河洛之地到现在还未恢复元气。北魏这二十多年来也无法借助河洛粮食发起南征。

很快,端坐襄阳静候消息的刘骏收到消息,盖吴起事后,长安镇副将拓跋纥率众讨伐盖吴,拓跋纥兵败身死。此战获胜后,加入盖吴部的杂胡越来越多,还有一些不堪忍受北魏残酷剥削的汉人也加入其中。

襄阳渡口,刘骏率襄阳文武亲自为柳元景送行。

在礼仪上的流程结束后,刘骏在躬身行礼拜别的柳元景耳边嘱咐道:

“此行,军械可失,良马可废,新军不可亡,切记,切记。”

“是!末将谨记。”

柳元景也是轻声回应了一句,随后一行小船队在襄阳文武希冀的目光中,沿沔水北上丹水。

“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看天意了。”

此时此刻,刘骏觉得自己有些像汉武帝送别张骞时那般希冀与怅惘。

“北魏啊!”

举目北望,刘骏心有感慨的诵道: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刘骏诵完此诗,念及昔日大宋黄河以南尽皆在手的盛况,雍州众文武均心有戚戚。若刘穆之、刘裕晚死几年,真一切未可知。

军械物资扬帆起航后,剩下的事情就不是刘骏可以主导的了,在襄阳枯守消息的刘骏,接连收到北魏情报。在盖吴部起事之后,拓跋焘第一时间派高平敕勒骑奔赴长安,之后命令命将军叔孙拔统一指挥并、秦、雍三州兵屯于渭北。

北魏大军压迫之下,盖吴派遣另一支部族的首领白广平西西去新平劫掠财物,西边安定周围的各族胡人纷纷群起响应。在得到一部分粮草接济后,盖吴又分兵向东劫掠临晋以东的地方。

这一次北魏没惯着,魏将章直直接击败盖吴所派出的杂牌部队,在魏军的驱赶下,溺死在黄河的人超过三万。

东边被打退后,盘踞在渭南地区的盖吴又向西准备劫掠长安周边城镇。盖吴部遇到了所有起义军都会遇到的问题,那就是一下子部众膨胀的太快,后勤供应不上,为了弥合部众只能不断劫掠地方以补充消耗。

拓跋焘在知晓盖吴起义后,第一时间派出精锐高平敕勒骑,保护的正是长安,屯驻于渭河以北的叔孙拔大军自然也不会允许盖吴部队袭扰长安周边地区,双方主力在渭河以北地区大战一场,叔孙拔斩首三万级。

盖吴方面十一月唯一收到的好消息是,河东薛氏一支,薛永宗聚众响应盖吴,袭击闻喜,虽说在河东裴氏的抵抗下没打下来,但多少还给盖吴分担了些军事压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