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太后她一心只想躺平 乔翊家的鹦鹉 > 第238章 盛世如期而至终章(第4页)

第238章 盛世如期而至终章(第4页)

封妃典礼结束后,阮卿对皇帝道了一句:“一会忙完了记得到慈宁宫一趟。”

众臣听得面色微赤,看样子太后对皇帝今天的表现很不满。

其实不怪皇帝,他们也不由自主地被燕山牢牢吸引住了视线。

美色这东西,有时候真不由人控制。

唯独林浩明与萧浒两个人的从始至终都没受到什么影响。

美人而已,只要看得透,就是白骨。

当年的俪妃影响不了他们,现在的燕山公主也一样。

临近午膳的时候,皇帝来到了慈宁宫。

“可要与我一起用午膳?”阮卿看了他一眼,问。

皇帝点了点头。

“抱歉,母后,是儿子失态了。”落座之后,皇帝沉默了片刻,开口认错。

“怀瑾,你如今已是一国之主,按制我这个做母亲的不该多干预你什么。

但是燕妃的身份不比寻常,你若控制不了自己,被她迷惑,那搭上的就是整个江山。”阮卿盯着他道。

“儿子知道,之前是儿子低估了她的魅力和手段。

不过母亲请放心,在北梁没有正式向我大熙称臣之前,儿子绝不踏入燕鸣宫一步。

同时会下严令,不许她与外界有任何联系。”皇帝道。

“你能这么想就好,怀瑾,世人都以为做皇帝好,实际上只有真正坐在这张椅子上的人,才知道做好一个皇帝有多难。

一国之君,肩上担的是整个天下。

他们在享受整个天下的供奉和敬仰的同时,也得为天下人负责,容不得半点肆意和妄为。”阮卿叹了口气。

“儿子知道,儿子会时刻谨记母后的教诲。”谢怀瑾恭恭敬敬地接口道。

燕山公主的高光时刻定在了她入宫受封的那一刻。

等进了燕鸣宫,整整六年,皇帝没有踏入过她的宫门一步。

她也没有办法向外面传递任何消息,整个燕鸣宫被围得像铁桶。

德丰三年,番薯在大熙普及种植,加上良田改良和粮种改良的试验成功,大熙的田地亩产平均成高了三成半。

到了这一年的年底,大熙百姓基本能解决温饱问题。

同年,青沙县令马子良中了举人,卸任之后闭门苦读,准备备战德丰五年春闱。

德丰三年九月,穆三来到江南,找到与在与阮卿一起在江南办女协分会的鹊家。

告诉她,愿入赘鹊家,做她的上门夫婿。

同年年末,待女协江南分会步入正轨,回到京城的太后提议,让女协所有女官正式编入朝廷官员的体系。

一开始很多人反对,可紧接着却被以刑部尚书林浩明为的一众官员喷得体无完肤。

德丰四年三月,女协的女官定品完成,和所有朝官一样正式入编,席官昭平为正四品。

京都女协的其它女官为从五品,下面州郡的女协主官为正六品,从官为七品。

县级的主官为七品,从官为八品。

同年五月,江小鱼回到青沙,接掌青沙女协分会。

同年八月,由杨三负责的海、河、江航线基本打通,水漕运四通八达,之前南北流通不畅的货物,可以四处运转。

德丰五年,骆醒高中状元,向已经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四品官的昭平表白心意,想做她的郡马。

昭平思考了几个月,终于同意招他做郡马。

德丰六年秋,北境和西境同时起了战事。

彼时,大熙武力充沛,国富民强,两境同时开战,丝毫没有压力。

德丰七年五月,北梁和西岐同时下了降表,向大熙称臣。

至此,大熙国完成了几百年来无人完成的中原大统一。

在拿到北梁降表的那一刻,皇帝谢怀瑾终于走进了燕鸣宫,宠幸了燕妃。

至此,大熙库充盈,政通人和,百姓丰衣足食,军备强大,周边列国无不臣服,

迎来大熙开国以来,最繁荣强大的盛世。

德丰十二年,二十八岁的昭平,成为大熙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右相,入主朝堂中枢。

德丰二十二年,六十二岁的皇太后薨,举国哀悼,封为文德圣慈皇太后,永享太庙。

史记,大熙能完成百年大统一,并开启前所未有的盛世,文德圣慈皇太后居功至伟。

(全书完,祝所有的书友新春吉祥,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