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明朝社会转型 > 第342章 山海关惊变(第1页)

第342章 山海关惊变(第1页)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吴三桂今年三十一岁。如果不考虑他日后献城投降,引清军入关的事,对今时今日的吴三桂来说,他拿的几乎是男主剧本。

他是辽西将门之后,虽然这个“将门”有点水分,直到他父亲吴襄娶了祖大寿的妹妹为续弦,吴家搭上了祖家这一老牌将门的顺风车,才开始快崛起。

在吴襄与祖大寿的督促下,吴三桂文武双全,不到二十岁就考了武举。

尤其有一次吴襄出兵被清军团团围困,吴三桂只率二十余名家丁冲阵。于清军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救出了吴襄,一时名声大噪,号称“勇冠三军,孝闻九边”。

重重光环笼罩下,吴三桂二十七岁就升任宁远团练总兵。李自成东征京城时,崇祯病急乱投医,命令吴三桂率宁远守军入关驰援,同时拜他为平西伯。

其实随着清军攻势,宁远防线的几座城池都被清军相继攻下,宁远已成孤城。

也就在这种环境下,吴三桂顺势率四万宁远守军与八万余百姓撤入山海关,与山海关总兵高第合军一处。

双方合军之后,共有五万兵马,因为吴三桂兵多,所以山海关的话事人顺理成章来到了吴三桂手里。

李自成攻入京城后,派原居庸关总兵、降将唐通率本部兵马前往山海关招降吴三桂与高第,一同带去的还有吴襄写给吴三桂的亲笔书信。

山海关作为扼守辽东的咽喉,无论是兵员还是粮草、军械,都十分依赖关内的支持。大名鼎鼎的“辽饷”就是为他们征收的。

所以,脱离开朝廷的支持,山海关守军实在难以为继。

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与高第投降李自成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唐通率本部官兵进驻山海关,与高第共同守御关城。

吴三桂虽然已经同意投降,但是心中犹自举棋不定,所以率军磨磨蹭蹭往京城而去。

这种犹豫的态度一直持续到玉田,在这里接应到了从京中逃出的吴府家丁,才终于生转变。

吴府逃出来的家丁名叫孙彪,早年随吴襄从军,战阵上少了四根手指,才脱离军中,在吴府当个护卫。

见到孙彪,吴三桂看出其面色有异,当即斥退左右,随后问道:“京中如今是何情形?”

孙彪跪地大哭道:“京城如今全乱了。陛下城破之时于万岁山自缢,太子不知所踪,永王定王已落入李自成手里。”

“那李自成进城时说得好好的,要约束军中秋毫无犯,没几天又开始搞什么追赃助饷,把京中文武官员、皇亲国戚全都抓起来,日日拷打,交出银子才肯放人!”

吴三桂眉头紧锁:“府中情况如何?”

“府上开始还好,直到有个姓李的,抓了老大人追索金银不说,还把陈姨娘强掳了去。”

吴三桂一拳砸在桌上:“姓李?莫不是李自成那厮的亲眷?”

“小人不知,只知道那人被李自成封了个什么绛侯,是李闯军中少有的几个侯爵之一。”

“我父如今如何?”

“小人走时,府里已经给那姓李的送过去了三千两银子,但是那贼子胃口大,没个几万两银子,怕是不会放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