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素知晓的几个扦插方法都是根据土壤的条件和湿度来决定的,她伸手抓起一把土,估摸着往后若是不下雨且又出太阳,这样的土壤条件,还是比较适合斜插法。
这个方法可以留下比较多的节位入土,种植的密度也可以大一些,正好适合桐素开垦的这三块地。
往后若是不想要经常过来浇水,用斜插法是最合适的。
桐素张开手丈量红薯藤的长度,一般都是15—20厘米左右,也就是张开手大拇指到小拇指的距离。
“吧嗒——”桐素用手指甲掐断手中的红薯藤,有些红薯藤没有那么嫩,用手指甲掐不断,桐素就用柴刀切断。
已经是熟练工的桐素,没花多长时间就处理完了抱回来的红薯藤。
眼见太阳慢慢被乌云遮挡,桐素也休息够了,起身在空地上用锄头挖出一个一个的小坑,沿着小坑将处理好的红薯藤斜四十五度插进去,再将一边的土拨进坑中,盖住红薯藤。
做完这一切,天色渐晚,周围的光线也暗下来,桐素不敢再耽误,赶忙扛着锄头下山,几乎是一路小跑。
“嬷嬷,我回来了!”桐素见厨房亮着灯,进去却没见到人,正想出去,却见李嬷嬷手中拿着一个空碗回来。
“夫人,奴婢刚刚给将军喂完面糊,正想着去山上寻您。”李嬷嬷见到桐素时,心中的担忧才彻底放下。
若是在这个岛上再无缘无故少一个人,李嬷嬷恐怕
再也不敢随意出门了。
“我想着将红薯藤都种下去,不知不觉就晚了,注意到周围时,才发现已经天黑了。”桐素倒水在木盆中,搓着手上的泥巴,只是指甲盖里的脏东西有些难处理,扣了半天也还是有些黑。
只不过桐素今日就吃了一顿饭,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招呼李嬷嬷去盛饭。
之前腌的蕨菜已经过了十五天,李嬷嬷尝了味道觉得差不多就捞出来一些,用桐素调的辣椒酱拌起来很开胃,也很下饭。
桐素胃口大开,难得晚餐吃下去两碗饭,随着身体慢慢恢复,她的胃能接受的食物也多了不少,不像之前刚吃一点就撑得慌,没过多久又开始饿。
但一连吃下去两碗饭,对于桐素现在的身体来说还是有些勉强,撑得直打嗝,只好起身绕着院子散步消食。
“夫人,这蕨菜味道是真不错,咱们明儿再去山上瞧瞧,多摘些回来腌着吃!”李嬷嬷风卷残云地扫完桌上剩余的饭菜,砸吧着嘴回味。
“现在这个时候,山上的蕨菜估计都老了,采回来也不好吃,明儿若是天气好,咱们去那边的小竹林里摘些嫩笋,腌起来味道也不错。”
桐素想起今日在红薯地的对面还有一片小竹林,里面倒是长了不少笋,但碍于白天没空,桐素也就没下去摘,现在想想摘回来腌好,下半年也能吃到。
“那明天奴婢跟着夫人上山!”李嬷嬷抱着碗兴冲冲放进
木盆里,洗着碗还不忘夸桐素:“夫人的手真巧,有了这个木盆,奴婢洗什么都东西都轻松许多。”
“少贫嘴!”桐素看着笑得讨好的李嬷嬷,笑骂道:“你这分明就是自卖自夸,还非得借着我的由头。”
其实这木盆算起来还是李嬷嬷出力最多,桐素砍不动树木,也削不动木板,大部分的时候只是负责指挥,李嬷嬷倒是全程参与其中。
“那还不是夫人教得好,奴婢还是第一次学着做木工,怪新鲜的。”李嬷嬷笑得有些腼腆。
她倒是借着这股兴奋劲儿,学会后一连几日都在做,今日在家中又用剩余的材料做了个新的,说是给桐素洗脚用。
“你高兴便罢。”桐素越和她相处,越发现她童真的一面,明明三十多岁的年纪,许多时候更像是一个小孩子。
但同这样的人相处起来,反倒更轻松些,每日只负责夸夸就已经能提供大部分的情绪价值。
次日一早,李嬷嬷和桐素二人照旧先吃了早饭才出发,阴雨绵绵的天气莫名有些悲凉。
好在桐素又帮着李嬷嬷做了一件蓑衣,不然今日恐怕出门不易。
“夫人,奴婢走在前面吧,一路上雨水也多。”李嬷嬷看着半身高的草丛,主动走在前面开路。
李嬷嬷一米七多的个子走进去几乎都已经到了胸口,若是桐素这一米六出头的小身高还不自量力地往里走,估计很快就被淹了。
“夫人!您进来吧!
里面半蹲着走起来快些!”李嬷嬷的声音混着竹叶的“沙沙”声传入桐素耳中。
“这就来。”桐素走进去才尴尬地发现,自己好像不用半蹲,同树藤勾连在一起的竹子形成的阻碍,桐素这个身高进去,确实会被淹没,但是离她的头顶还有一小段距离。
这一小段距离足够桐素在里面自由行走,看来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身高。
“没事,人总是对自己的身高有着迷之自信!”桐素小声安慰自己。
“嬷嬷啊……要不你休息会儿,我好像行动起来比你方便一些。”桐素看着一直以扎马步姿势行进的李嬷嬷,心中顿时好受了些。
毕竟她不用这样艰难地走路。
“不用,奴婢不累!”李嬷嬷人长得高大,手掌也大,面对长得密集的红壳笋,一次能顺手拔两三个。
俗话说得好,不爱吃笋也爱薅。
这样薅笋的快乐,几乎没人能拒绝。
红壳笋不同于埋在地里的春笋,它是一种小尖笋,前几周正是采摘的好时候,现在来摘已经有些晚了,但好在是带回去腌制,可以取上面那一截,也一样脆嫩。
桐素在这片小竹林里穿梭比李嬷嬷要轻松些,但李嬷嬷摘笋的速度却不比桐素慢,没一会儿的功夫,二人带过来的簸箕就不够装了。
李嬷嬷倒也不在意,学着桐素之前的样子,随手扯下一根树藤,将抱在怀中的红壳笋捆起来放在簸箕旁边,不耽误事儿还好带回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