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代表:“这些都不重要,我倒是对刚说的开局一个碗的故事很感兴趣!有懂的网友没,能不能科普一下?”
历史教授程进:“我觉得,这个开局一个碗,应该说的是明朝皇帝朱元璋。这是个牛人,从乞丐开始,最终成为了明朝开国皇帝,历史没有比他更牛的人了——其他朝代的开国皇帝,后面多少都有世家门阀支持呢。”
西游学会石达:“卧叉叉,历史上还有这么厉害的人物?我感觉他的生平要是写成故事,应该会很吸引人呢。”
西游学会叶胜:“历史书上有介绍啊,我看过的,没什么好看的,很枯燥。”
历史教授程进:“学历史嘛,枯燥是有点枯燥,但是好好学的话,也能学到很多知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路人甲:“以史为镜,确实可以知兴替。但是要说历史很枯燥,程教授这个话我就不敢苟同了。其实,历史本来可以写得很好看!特别是明史,更是可以非常精彩!”
作家华少:“我没记错的话,史书说封建王朝绵延至明,专制程度已达空前,明史还有什么不一样的么?都是那样的吧?”
看到叶开的消息,最激动的就是程进教授了。
要知道,程进教授不仅研究历史,还在大学中给学生讲历史。但是平时讲的历史,总是感觉不够吸引学生,也就导致去听他课的学生越来越少!
要知道,这个世界的教育,大学老师讲的课,很多是让学生自由选择的。来选你课的学生越少,你的课就越少,你的收入也就越少!
而一个大学老师,课越少,自然而然的教学经验就越少,想拿学术研究成果的概率就越低。
所以,感觉叶开的消息是话中有话,程进教授就有点激动了!
要知道,叶开以前的言论,基本上说出来的都有点靠谱。也许,这次是一个改变明史教学的好机会?
历史教授程进想到这里,赶紧回复:“路人哥有什么新的现?能不能给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叶开看到这实名认证的程进教授这么捧场,自然也是开始不要脸的吹起牛来了:“其实,明代历史非常有趣,我这里有大明的全部故事,只是内容有点多,等我以后有时间了讲给大家听。”
张三:“我就知道!上次那什么武侠故事,也说有时间再说。这次又说有故事,又是说有时间再说,你到底什么时候有时间?”
语文课代表:“表姐啊,咱叶哥老说没时间,是不是要跟你约会?不行的话,你先找个理由跟他吵一架分手几天?让叶哥将这些故事讲完了再复合?”
语文孙老师:“你小子绝对是欠收拾!”
过客:“可不能吵架分手啊。路人哥现在可是潜力股,好多女同胞们都盯着的呢!等路人哥故事讲完,那魅力可就更大了,到时候假分手搞不好就变成真分手!”
语文课代表:“那还是不要吵架了。回头真分手了,我这蹭流量的机会也会失去的。”
草鱼:“所以,课代表不是关系他表姐的幸福,而是关心自己的流量!”
语文孙老师:“看来你是太闲了,等会我再去给你买几本学习资料。”
语文课代表:。。。
作家莫问:“看来,天子守国门说的应该是给我们带来永乐大典和七下西洋故事的朱棣?不是说他迁都是因为他从北方造反,在南方不习惯才迁都的?”
路人甲:“永乐在历史上口碑还算可以的吧。迁都可是大工程,因为自己住不习惯所以迁都?这得有多任性,才能干出这种劳民伤财的事!其实,这也是其中一个小原因,但绝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草鱼:“说的好像有点道理呢。这国家再富有,皇帝想做这种事情,大臣也不同意的吧?”
历史教授程进:“这个事我大致有点印象,应该是守边的朱棣带着边兵造反往南打,虽然最后造反成功,但也导致北方边境无力抵抗游牧民族进攻。最后朱棣不堪其扰才下大决心迁都北方,并多次亲征游牧民族!”
叶开看到这里,不由得给程教授点了个赞!
看看什么是专业?这才是专业!
任何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更不能道听途说!
不过看到大家都明朝这么不熟悉,叶开不由得又多说了几句:“说起来,我们大家都要感谢明朝,感谢朱元璋!就像前面说了,其他开国皇帝多少都有世家门阀的背景,只有朱皇帝才是从最底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也正因为他是从最底层走上来,更能明白底层民众的不容易,所以他才为底层民众开辟了更多的晋升的渠道!很多现在都还有沿用,比如说——高考!”
大刀:“好家伙,感觉这里有很多故事啊?高考跟这也有关系?不是说起源于科举么?”
路人甲:“科举科举,很多人可以走举的路子!明就不一样了,那可是得全民参与考试——而且是那种严防作弊的考试,可谓是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给最底层的民众一个机会。”
语文孙老师:“还别说,好像明之前的名人,多少都有点背景。只有明的很多人是真正起源于社会底层。”
语文课代表:“路人哥这样好像不太行啊,这里讲点那里讲一点,这什么时候能讲一个完整的事情——比如说粤语?”
路人哥:“呃,课代表提醒的对,我决定送你几套试卷,以示感谢!”
语文课代表:怎么受伤的总是我?
路人哥:“好吧,刚确实扯得有点远,我们回到正题!国语大概讲了下,我们也不是搞学校研究,不用说得太清楚明白。现在来说说粤语:
关于粤语的起源,有源自北方中原的雅言、源自楚国的楚语等说法,汉代至唐宋,中原汉人源源不断地迁徙岭南,促进了粤语的展和定型。元明清以来,粤语的变化较小。粤语是南方方言里面保留古汉语成分较多的一种,其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它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汉语普遍存在的入声,其声母、韵母、声调与古汉语标准韵书《广韵》高度吻合。清代学者陈澧认为广州方言的音调合于隋唐韵书《切韵》,因为“千余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州,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粤语是唐代国语。
关于这些起源,我们大致了解一下就行。现在我要说的重点是:为什么很多人明明不懂粤语,却会觉得粤语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