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中国腾飞的垫脚石 > 第18章 过年并不开心(第1页)

第18章 过年并不开心(第1页)

甄克凌合上手中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走下楼对母亲说:“我去帮你们忙种芋。”

母亲手提两把羊角锄,正要走出大门。她感到有些意外,对甄克凌说:“你就在屋里看书,我和你爸爸去种就行哒。”

甄克凌执意要去,母亲便说换双筒筒鞋哒去,免得把鞋子弄脏了。

父亲挑着一担牛粪在前面走,母亲背着一背篓洋芋种跟在父亲后面。

看着他们佝偻的背影,甄克凌心里满是愧疚。放寒假十来天,父母天天在地里忙碌,却始终不让甄克凌下地。甄克凌再也受不了自责的煎熬,非去陪他们劳作才觉心安。

洋芋是兴元农村人不可或缺的粮食作物。既可以当作主粮,也可以作为猪饲料,既可做成洋芋片洋芋丝之类的菜,又可以做成蒸洋芋炕洋芋之类的美食。每年,父母亲都要深耕细作地把洋芋种好,在稻谷减产或绝收的年月,洋芋是收成最可靠而且最好吃的粮食。

自家的责任田是几块陡坡田,随便丢个洋芋在田里,马上就会滚到坡底下去。母亲说过,她和父亲是都地主家庭出身,包产到户那时只配分差田。肥田和平整的田,要分给那些贫农出身好的家庭。

母亲在陡坡田里挖窝子,一尺远一个,从上往下看,竟是直直的一行。每挖好一行甄克凌便开始丢洋芋种,又在每个窝子上撒一把牛粪,父亲最后就往牛粪上垒土。

母亲要他只丢洋芋种就行,让他爸来撒牛粪。甄克凌抢着去撒牛粪,他觉得只有多做脏活才对得起父母亲。

母亲动作麻利得很,第一块田里洋芋种刚丢完,第二块田她已经挖好了半块田的窝子。

甄克凌着急,背着半背篓洋芋就往第二块田跑。可是不小心踩在了松土上,脚下一滑摔倒了,背篓和洋芋呼啦啦就滚到坡下的荆棘丛中去了。

洋芋是捡不回来了,母亲哀怨地看了甄克凌一眼,然后就坐在田里,伤心地哭诉起来:“要你不来你要来,来了你只会帮倒忙。你到底做得好个么子事咯,养你究竟有什么用?”

原以为自己成了一名教师,又还知道心疼孝顺母亲,母亲会引以为傲。哪知,在她眼里自己就是个废物。甄克凌怅然地捡起背篓,说回家去再背些洋芋种来。

刚才母亲的话振聋聩。当老师后,甄克凌自视清高,觉得知识分子高人一等。其实走出学校,又能做什么呢。老百姓挖苦读书人“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来这话还真没错。往后,只怕还要多学习书本之外的知识。

过年,是兴元农村人每年最隆重的事。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正月末,兴元农村人都认为还在过年中。

为过年再忙,大人们心甘情愿,总是乐呵呵的。他们忙的最多的事,是用土法做各式各样好吃的东西。年肉、米子糖、黄豆芽、魔芋豆腐、豆腐果子,腊月三十以前,样样都要做好。

母亲是个好强的人,别人家过年有的好吃的东西,她都要有。而这些,甄克凌都帮不上忙。他最多能坐在灶台前,不断往燃烧着炉火的灶膛里添柴。

切米子糖,是最麻烦的,通常要从早上忙到深夜。一大清早,母亲就开始熬稀子糖,再炒制“阴米”。在案板上的一个木方格里,将稀子糖淋在“阴米”上和匀,母亲再拿一块长木板在上面不停地压,取下方格,面前便是一大块四四方方的米子糖,再用菜刀竖切成条,又横切成小薄片,拿报纸包裹起来,像一条条香烟,那便是上好的米子糖了。

甄克凌心疼母亲,说:“妈,明年再磨切米子糖了。您太累了。”

“正月初三,那么多亲戚要来拜年。米子糖都没得,拿么子待客呢?”母亲自有她的道理。

“有就吃,没得就不吃。何苦把自己搞得那么累?”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那些亲戚家里搞那么好,我们屋里么子都没得,我两块脸往哪里放呢?”

甄克凌差惭不已,自己倘有母亲一半自立自强的精神,何至今日?

除夕是书面语言,兴元农村人习惯称之为“三十天”。一年到头,没有任何一天有“三十天”重要。有种说法,“叫花子都有个年”,意思是乞丐在这天都要让自己享一天福。最恶毒的咒骂别人,就说他“死在腊月三十”。

代代相传下来,“三十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兴元农村的说法叫“团年”。而“团年”,也有林林总总的规矩。

甄克凌家吃团年饭的规矩不少,父亲教条地恪守着这些规矩。甄克凌上师范后,懂得的知识多了起来,知道那些规矩属于陋习,奈何自己还是学生不敢造次。

如今,他想自己已是一名老师,自家的陋习都不能革除,还怎么去教书育人呢。今年这个“三十天”,一定要给父亲说说,把那些封建迷信色彩的规矩改了。

“团年”之前,一定要给去世的亲人上坟。正式吃团年饭多在黄昏时分。下午两三点,父亲就带着甄克凌三兄弟,去给爷爷奶奶上坟。母亲一人在厨房张罗着团年饭。

爷爷奶奶的坟前没有石碑,坟中土堆上长满荆棘。父亲用镰刀很认真地砍掉那些荆棘,又在地上挖些新土倒在土堆上,坟就像被理师剃掉长,焕然一新了。

甄克凌和大弟弟拆开两挂爆竹,折两根树枝挑着吊在两座坟头上,再把二十颗指拇粗的大爆竹插上引信,放在离坟远些的地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