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实施变法。
谭嗣同看到了实现自己抱负的曙光。
同年8月,在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举荐下,谭嗣同应召入京。
光绪帝下诏授予他四品卿衔和军机章京职务,让他直接参与变法事务。
康有为不仅学识渊博,声名显赫,谭嗣同将康有为视为偶像和救星。
他深信,只要追随康有为的步伐,变法必定能够顺利实现。
在戊戌政变即将生前夕,
谭嗣同曾夜访袁世凯,力劝他起兵反抗,铲除慈禧太后的亲信荣禄,以辅助光绪帝全力推进变法。”
“袁世凯表面上对谭嗣同信誓旦旦,但背地里却向慈禧太后和荣禄告密,谭嗣同对此一无所知。
九月初,政变终于爆。
慈禧太后下令逮捕所有维新党人,谭嗣同也在其中。
他的日本朋友得知消息后,立刻通知了他,并表示愿意协助他逃脱。
然而,与康有为、梁启等人选择逃往日本驻华使馆避难不同,谭嗣同却主动放弃了逃生的机会。
当梁启劝他逃往日本时,谭嗣同坚决地回应道:‘我父亲在湖北任职,我怎能抛下一切逃走?我早已抱定必死的决心。’
他知道,如果自己逃走,慈禧太后必定会迁怒于他的父亲。
为了保护父亲和家人,他宁愿选择留下,甚至希望通过自己的牺牲来唤醒国人的觉悟。
他从容地安排好自己的后事,
将手稿、书信等物品托付给一位可靠的人,请其转交给梁启代为保管。
谭嗣同心中时刻挂念着父亲。
尽管父子二人在政见上存在分歧,但血脉相连的亲情却是无法割舍的。
他不能再让父亲受到牵连,于是他决定模仿父亲的字迹,写下七封‘决裂信’。
这些信件内容都是狠狠地斥责自己‘大逆不道’,并代替父亲与自己断绝父子关系,以此保护家人免受牵连。
他反复修改、销毁前三稿,直到第四稿完成后才仔细斟酌,最终将信件叠好封入信封。
做完这一切后,谭嗣同便静坐在家中等待清兵的到来。”
“1898年9月24日,谭嗣同被捕时,官兵在他的书房里现了他写给父亲谭继洵的‘决裂信’,并立即将这些信件没收。
这些信件随后被呈送到慈禧太后手中,成为了重要的证据。
由于信件中明确表示了与父亲的决裂,
清政府认为谭继洵与谭嗣同的活动并无直接联系,
因此对谭继洵的处罚相对较轻,仅下令将他驱逐回原籍。
而谭嗣同在被捕后,被关押在刑部监狱,这座监狱的的名字叫做‘天牢’。
在狱中,谭嗣同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面对死亡毫无畏惧。
临刑前的夜晚,他怀着必死的决心,在牢房的墙壁上留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诗。
他捡起地上的煤屑,以墙壁为纸,以煤屑为墨,挥毫写下: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以生命为代价,诠释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念、忠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