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明珠道“对啊。冬日寒冷,姨丈公务又忙,若此时你这位女儿能手提热汤,前往探望,岂不是叫姨丈倍感宽慰”
牛乃棠搔了搔丝,想到前几日傍晚看到匆匆而过的父亲,的确是瘦削了许多、脸色也有些蜡黄。
她从前一团稚气,但因为母亲亡故,内里却又有几分成熟细腻,只是平时都给那份孩子气掩盖了。
母亲一去,牛乃棠在世上最亲的人便是父亲了。
她认为穆明珠的提议很有道理,低头轻声道“我擅自往父亲处理公务之处去,真的不会惹他生气吗”
穆明珠笑道“你若是怕,我便陪你一同去。”她顿了顿,随意自然道“反正我在府中也闷得很。”
牛乃棠睁大眼睛,道“可是,陛下不是要你在公主府中休养吗”
穆明珠一本正经道“只是怕我处理朝政劳神罢了。我跟你出去放放风,又算什么”
牛乃棠立时接受了这个说法,白嫩的手指戳着脸颊,想了一想,道“好吧。那我过几日来请你一同去。”
“好。”穆明珠曼声应了,便与她在廊前梅树下,摆出案几来玩了半日博戏,待到金乌西坠,这才送牛乃棠离开。
这夜穆明珠却有些睡不着,月上中天,明照大地,她索性从小榻上起身,换了骑装,推门而出的时候,歇在外间的樱红诧异道“殿下”
“你自歇下。”穆明珠简短道“有林然带人跟着。”
她从马厩中牵了黑美人出来,命仆从开了公主府的大门。
正是半夜时分,守在公主府外的宿卫原本都有些松弛了夜夜守着,却什么都不曾生过。
此时正门一开,仆从持火,公主殿下牵着高大乌黑的骏马出来。
众宿卫齐齐一惊,不知生何事,两名领互望一眼,迎上前来。
穆明珠面色冷凝,谁都不理,翻身上马,就在宿卫两列排开的朱雀大街中央,在明亮的火把之间,控马小跑在两端的路障之间。
宿卫领实在不知她的意图,不敢掉以轻心,一直盯着她,跑动跟随在侧。
穆明珠并不理会这些宿卫,只专心骑马。
骑在马背上的时候,她的双肩打开、腰杆笔直,而胯下的马遵从她的每一个指令,与她配合无间,或快或慢。
在这种掌控感中,她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信。
来回跑过三趟之后,宿卫领陪跑累了,脚步慢下来,只遥遥跟着,等着公主殿下折返。
谁知这一次穆明珠却没有折返,她骑马奔至路障前,忽然扬鞭起身,驾驭黑美人纵深一跃,飞过路障,落在了路障之外。
众宿卫大惊,疯般跑着追上来。
穆明珠调转马头,看着狼狈奔来的众护卫,于两侧火把光亮中,沉静而立,待到众宿卫奔到近处,她忽然咯咯一笑,控马又越回了路障之内。
众宿卫
跑得最急的那两名领,手撑膝盖、垂头喘息,一时说不出话。
穆明珠却已经尽兴,打马回到公主府前,将马鞭抛给林然,牵马迈入府门之中。
这一夜穆明珠出格的骑马之后,次日宫中忽然来了旨意。
皇帝穆桢显然已经知道了昨夜公主府外这一则小插曲,大约是怕穆明珠关在府中憋出“疯症”来,下旨要穆明珠往济慈寺上香。
新春过后,皇帝穆桢通常会亲自往济慈寺还愿,这次相当于是让女儿代行了。
前往济慈寺的马车中,穆明珠翻着宫中送来的账簿,上面一一记录着随虚云出行、往摩揭陀国取真经的三千僧侣大队所带走的物资。
穆明珠看得直心疼,母皇在事佛方面实在是大手笔,当家人也这么不顾茶米贵。
寺门前,一身袈裟的虚云已经在等候。
小和尚已经十四岁了,乍一看也隐然大人模样。
不过短短两年间,虚云已经从一个孩童成长为少年。
此前建业的辩经会上,虚云年少却精通佛典,被众僧认为乃是未来修佛第一人。
此时,他迎着朝阳站在寺门前,眉目沉静,全无从前与穆明珠斗嘴时的孩童模样,虽然青葱年少,却莫名让人想起须俱白的高僧。
“你总算出来见人啦”穆明珠上前,如往常一样玩笑着。
年前,她跟随皇帝来上香的时候,虚云并未出现。据说是因为虚云留在建业的时日短暂,便闭门专心跟随怀空大师学习佛法。
虚云轻轻抬眸,澄澈的眸中映着天光云影,身上金色的袈裟闪闪光,一语未,却有一种让岁月都沉静的力量。
穆明珠微微一愣,笑道“你身上这件袈裟,是当初要捐给扬州,被我给留下的吧”
当初扬州水灾过后,她要往扬州去,临行前来济慈寺请佛经,虚云送她出寺,曾抱给她一只装满了宝物的木匣。那匣中有一件金光闪闪的袈裟。虚云原本要一并捐出,被穆明珠阻拦下来。